[實用新型]便攜式回彈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85099.8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839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鴻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揚子石化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2 | 分類號: | G01N3/52;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4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回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回彈儀。
背景技術
混凝土回彈儀用以測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現場檢測用的最廣泛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無損檢測儀器,混凝土回彈儀的基本原理是用拉簧驅動重錘,重錘以恒定的動能撞擊與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觸的彈擊桿,使局部混凝土發生變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轉化為重錘的反彈動能,當反彈動能全部轉化成勢能時,重錘反彈達到最大距離,儀器將重錘的最大反彈距離以回彈值顯示出來。
目前,現有專利中授權公告號為CN204461920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回彈儀,包括回彈儀外殼、拉簧組件、重錘和彈擊桿組成,重錘在拉簧組件的驅動作用下,撞擊在混凝土的表面,并進行反彈,以實現對混凝土表面的測量,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但是,在回彈儀的使用過程中,回彈儀的軸線應始終垂直于混凝土的表面,而在對回彈儀施壓的過程中,容易造成回彈儀的軸線發生偏移,降低測量的準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回彈儀,該回彈儀在測量過程中,有助于保持垂直狀態,從而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便攜式回彈儀,包括筆狀的殼體以及從殼體內延伸出的彈性桿,所述殼體上在靠近彈性桿的一端套設有環箍,所述環箍上在沿圓周方向上轉動設置有三個等距分布的抵接桿,所述抵接桿的一側側壁上設有向順時針相鄰的抵接桿方向延伸的環形卡塊,所述抵接桿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能夠與逆時針相鄰的抵接桿上的環形卡塊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在測量過程中,需要保持回彈儀的軸線垂直于混凝土的表面,在沿環箍的圓周方向上等距設有三個抵接桿,形成類似三腳架結構,利用環形卡塊與卡槽卡接配合,有助于將三個抵接桿之間進行固定,保證了抵接桿對殼體進行穩定支撐,有助于增強回彈儀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形卡塊在遠離抵接桿的一端設有彈性凸塊,所述彈性凸塊卡接配合在卡槽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對相鄰的抵接桿進行連接時,彈性凸塊沿著抵接桿的側壁進行滑移,當彈性凸塊滑移至卡槽內時,由于彈性凸塊具有彈塑性,彈性凸塊卡接固定在卡槽內,實現了環形卡塊與卡槽的固定連接,進而提高了抵接桿在混凝土表面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接桿呈圓柱狀,相鄰所述抵接桿的軸線之間所夾的鈍角為120°。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抵接桿設置在環箍的圓周方向上,并且限定相鄰抵接桿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為120°,表明抵接桿是沿著環箍的圓周方向均布設置的,對環箍的圓周方向上均起到有效的支撐,從而保證在測量過程中,回彈儀的軸線垂直于待測混凝土的表面,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箍在沿圓周方向的側壁上穿設有沿水平方向的轉軸,所述抵接桿的一端套設在轉軸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轉軸是水平延伸設置的,隨著轉軸的旋轉,抵接桿隨著轉軸做圓周運動,借助轉軸實現抵接桿的轉動,結構簡單,轉動靈活,具有優異的使用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箍的側壁上設有螺孔,所述螺孔內固定有能夠抵接在殼體表面上的彈性件,利用螺桿旋進螺孔內并將彈性件緊固在殼體的表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環箍套設在殼體上,環箍與殼體之間會產生滑移,利用彈性件抵接在殼體的表面上,并利用螺桿在螺孔內的旋進程度,從而控制對彈性件的擠壓程度,以實現對環箍在殼體上的緊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孔的數量為三個,三個螺孔沿著環箍的圓周方向均布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定螺孔的數量為三個并且沿著環箍的圓周方向均布設置,有助于提高在測量過程中,環箍在殼體上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接桿在朝向混凝土表面的一端設有橡膠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回彈儀的使用過程中,抵接桿抵接設置在混凝土的表面上,設置橡膠墊,增大了抵接桿與混凝土表面的摩擦力,減少抵接桿在混凝土表面上的滑移,增強抵接桿的使用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殼體上在沿圓周側壁上設有能夠與手指貼合的手指印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測量時,需要一只手握持在殼體的側壁上,另一只手把持在殼體的端部,設置手指印槽,提高了人手在殼體上的穩定性,減少人手在殼體表面的滑移,進一步提高測量過程中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揚子石化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揚子石化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850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五金塊硬度檢測裝置
- 下一篇:四球摩擦磨損試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