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臺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84930.8 | 申請日: | 2017-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622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鄧知輝;劉錳;汪淼湘;方志東;雷淋淋;吳燦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1S6/00 | 分類號: | F21S6/00;F21V19/00;F21V21/14;F21V23/04;F21Y113/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410219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臺燈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臺燈。
背景技術
臺燈是日常生活中用來照明的家用電器,其主要原理在于將光線通過燈罩集中于一片較小的區域,以便于工作或者學習。
臺燈廣泛應用日常生活中,并普及于各家各戶。通常情況下,臺燈均設有按鈕開關或者觸摸開關,以通過按壓或者觸摸的方式控制臺燈燈管的打開、關閉以及調節燈管的亮度。可以看出,上述方法均是通過接觸的方式實現對臺燈的控制,操作不便。雖然,現有技術中也存在通過紅外線感應的方式自動控制臺燈燈管的打開和關閉,然而無法通過該非接觸方式對臺燈燈管的亮度進行調節。
因此,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臺燈,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實現對臺燈的智能控制及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臺燈,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實現對臺燈的智能控制及調節。
一種智能臺燈,包括燈頭、燈身和燈座,其中,
所述燈頭上設有照明燈,所述照明燈包括第一照明燈和第二照明燈;
所述燈座內設有控制器,和分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紅外線傳感模塊和供電模塊;所述控制器還與所述照明燈連接;
所述紅外線傳感模塊用于獲取控制信號,以通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臺燈的工作狀態;所述控制信號為揮手信號;
所述控制信號包括:第一控制信號,用于開啟所述第一照明燈;第二控制信號,用于開啟所述第二照明燈,并關閉所述第一照明燈;第三控制信號,用于同時開啟所述第一照明燈和所述第二照明燈;第四控制信號,用于關閉所述第一照明燈和所述第二照明燈;
所述供電模塊,用于向所述智能臺燈提供電能。
可選的,所述智能臺燈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藍牙控制模塊,用于接收APP控制信號,以通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臺燈的工作狀態;
所述APP控制信號,包括:第一APP控制信號,用于開啟所述第一照明燈;第二 APP控制信號,用于開啟所述第二照明燈,并關閉所述第一照明燈;第三APP控制信號,用于同時開啟所述第一照明燈和所述第二照明燈;第四APP控制信號,用于關閉所述第一照明燈和所述第二照明燈。
可選的,所述智能臺燈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語音提示模塊,用于發出提示語音。
可選的,所述第一照明燈為5730LED暖白色溫貼片燈珠,所述第二照明燈為5730 LED自然白色溫貼片燈珠。
可選的,所述燈身連接于所述燈頭和所述燈座之間,所述燈身包括兩個連接的關節臂。
可選的,所述紅外線傳感模塊包括分別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傳感探頭、紅外線發射單元和紅外線接收單元;所述傳感探頭設置于所述燈座上,并且所述傳感探頭的接收端裸露于所述燈座的外部。
可選的,所述供電模塊包括鋰電池供電模塊和USB供電模塊。
可選的,所述供電模塊還包括無線供電模塊;所述無線供電模塊包括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磁場接收單元和電量檢測單元,和與電源連接的磁場發射單元。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該智能臺燈提供的紅外線傳感模塊,能夠通過感應操作者在一定距離范圍內的揮手信號,控制照明燈的工作狀態,使照明分別燈處于暖白色溫燈珠狀態、自然白色溫燈珠狀態、同時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同時,該智能臺燈的藍牙控制模塊,可通過接收手機 APP發送控制信號,以控制智能臺燈的工作狀態。總而言之,該智能臺燈能夠實現都智能臺燈的接觸式近距離揮手控制和遠距離APP控制,使用十分便利。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臺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臺燈的連接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1、燈頭;11、第一照明燈;12、第二照明燈;2、燈身;21、關節臂;3、燈座;31、傳感探頭。
具體實施方式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申請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849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