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拆卸轉向緩沖溜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83912.8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151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賈蘭輝;吳鎖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1/16 | 分類號: | B65G11/16;B65G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石景山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可拆卸 轉向 緩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沖溜管,具體地說是一種新型可拆卸轉向緩沖溜管。
背景技術
溜管主要用于散裝物料的轉運,是散裝物料輸送領域常用的輸送設備。物料在直向或斜向溜管內運動時,往往會對管壁造成較大的沖擊和磨損,從而致使溜管內壁出現破洞,造成物料浪費。一般情況下,溜管體積較大,挪動不便,且放置時會占用較大空間。溜管不能轉換方向,只能在固定位置固定方向出料,會給轉運過程造成不便。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可拆卸的轉向緩沖溜管,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可拆卸轉向緩沖溜管,在物料輸送應用上可拆卸組裝,可轉向組裝,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可拆卸轉向緩沖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溜管本體,其由多個S形緩沖單元首尾相接而成,所述S形緩沖單元為兩端開口的曲向圓柱體,所述S形緩沖單元的兩個端面平行,所述S形緩沖單元包括兩端的豎直部和中間的傾斜部,所述傾斜部與所述豎直部的夾角為40-90°;
進料斗,其安裝在所述溜管本體的進料口上,所述進料斗呈漏斗狀;
以及出料管,其連接在所述溜管本體的出料口上,所述出料管沿物料流向自上而下直徑逐漸減小。
優選的是,所述S形緩沖單元通過連接件相連,所述連接件是法蘭盤。
優選的是,所述S形緩沖單元與進料斗、S形緩沖單元與S形緩沖單元、S形緩沖單元與出料管在其連接面平面上可旋轉任意角相連。
優選的是,所述S形緩沖單元的豎直部長度小于所述傾斜部的長度。
優選的是,所述S形緩沖單元的傾斜部的直徑小于所述豎直部的直徑。
優選的是,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直徑小于所述出料管的進料口直徑。
優選的是,所述出料管的長度小于所述S形緩沖單元的長度。
優選的是,所述S形緩沖單元內壁均勻設置有防磨凸起。
優選的是,所述防磨凸起呈半球形。
優選的是,所述S形緩沖單元和所述防磨凸起均采用鋼質材料制備。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可拆卸轉向緩沖溜管,溜管各部件之間通過法蘭相連,實現了溜管的可拆卸功能;S形緩沖單元與進料斗、S形緩沖單元與出料管及S形緩沖單元之間在連接平面上可以實現任意角度的旋轉進行連接,實現了溜管的轉向功能;本實用新型在物料輸送應用上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S形緩沖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S形緩沖單元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圖3中下S形緩沖單元水平旋轉180°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出料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溜管本體,12-S形緩沖單元,121-豎直部,122-傾斜部,123-防磨凸起,13-法蘭盤,2-進料斗,3-出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可拆卸轉向緩沖溜管,包括:溜管本體1,其由多個S形緩沖單元12首尾相接而成,所述S形緩沖單元12為兩端開口的曲向圓柱體,所述S形緩沖單元12的兩個端面平行;進料斗2,其安裝在所述溜管本體1的進料口上,所述進料斗2呈漏斗狀;以及出料管3,其連接在所述溜管本體1的出料口上,所述出料管3沿物料流向自上而下直徑逐漸減小。
如圖2所示,所述S形緩沖單元12包括兩端的豎直部121和中間的傾斜部122,所述傾斜部122與所述豎直部121的夾角為40-90°,所述S形緩沖單元12的豎直部121長度小于所述傾斜部122的長度,所述S形緩沖單元12的傾斜部122的直徑小于所述豎直部121的直徑,所述S形緩沖單元12通過連接件相連,所述連接件是法蘭盤13,所述S形緩沖單元12內壁均勻設置有防磨凸起123,所述防磨凸起123呈半球形,所述S形緩沖單元12和所述防磨凸起123均采用鋼質材料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839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