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塑料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81172.4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988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厚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金牛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61/00 | 分類號: | B65H61/00;B65H67/048;B65H75/28;B65B13/18;B65B57/00;B65B27/06;B65B63/04;B26D3/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塑料 管材 多工位 全自動 收卷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塑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收卷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塑料管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
背景技術
在塑料管材生產線中,將已經加工好的管材按設計要求的長度予以收卷、捆扎、檢測是包裝前重要工序。中國專利CN200810055330.5號公開了一種“用于塑料管材收卷的全自動收卷機”技術,該機的主要結構是在旋轉大臂上對稱設置左卷盤驅動電機、右卷盤驅動電機,基本滿足管材收卷,而在專利002348578號公開了一種“全自動管材卷管機”的技術上無任何工序功能添加,因此該機的工作可理解成為固定卷盤的收卷機解決了無需人工牽引管材的問題,而塑料管材收卷后,人工完成捆扎,人工操作卸料,人工復位設備,人工進行包裝前的一系列工序都未能進行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塑料管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通過全自動收卷機實現了收卷、捆扎、取樣、在線通徑吹珠及氣壓測試、卸料等多工序的全自動運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塑料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包括主機座,所述主機座上安裝有旋轉圓盤,所述旋轉圓盤沿徑向上均勻設置有若干旋轉大臂,每一所述旋轉大臂的末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卷盤機構,每一所述卷盤機構上均配置有一套管材取樣機構和在線通徑吹珠及氣壓測試機構,所述主機座上還安裝有排管機構、捆扎機構和卸料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在線通徑吹珠及氣壓測試機構設置在相鄰兩個卷盤機構之間,所述管材取樣機構設置在相對應的卷盤機構的底部。
作為優選,每一所述卷盤機構均包含有若干個翻轉葉片,所述翻轉葉片其中之一的葉片上設置有一卡管槽,所述卡管槽可與其對應的輪轂配合卡緊管材。
作為優選,所述卷盤機構還包括斷管切刀和取樣切刀,所述斷管切刀和取樣切刀均安裝在相對應的輪轂上,所述斷管切刀和取樣切刀均與取樣機構相配合。
作為優選,所述卷盤機構還包括鋼珠回收嘴和氣壓密封壓頭,所述鋼珠回收嘴和氣壓密封壓頭均安裝在相對應的輪轂上,所述鋼珠回收嘴和氣壓密封壓頭均與在線通徑吹珠及氣壓測試機構相配合。
作為優選,在所述主機座上設有三個工位,三個所述工位均勻的排列在卷盤機構運動軌跡的圓周上,三個所述工位依次為收卷工位、捆扎工位和卸料工位。
作為優選,所述排管機構布置于收卷工位的下方,所述捆扎機構布置于捆扎工位的正下方,并低于地面,所述卸料機構布置于主機座頂上與卸料工位平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塑料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克服了收卷、人工捆扎、人工取樣、下線手動通徑吹珠檢測、下線手動氣壓測試等多工序排列式手動進行的缺陷,減少了產品因工序繁多造成的空間及人員浪費,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
2、本實用新型改善了塑料管材收卷的自動化性能,提高了收卷效率,適于應用到各類塑料管材的自動化生產線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塑料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塑料管材收卷的多工位全自動收卷機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個卷盤機構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個卷盤機構右視圖;
圖中所示:1、主機座,2、旋轉圓盤,3、旋轉大臂,4、卷盤機構,4.1、翻轉葉片,4.2、卡管槽,4.3、輪轂,4.4、斷管切刀,4.5、取樣切刀,4.6、鋼珠回收嘴。4.7、密封壓頭,5、取樣機構,6、通徑吹珠及氣壓檢測機構,7、排管機構,8、捆扎機構,9、卸料機構,10、鋼珠,11、塑料管材,12、卸料推板,100、收卷工位,200、捆扎工位,300、卸料工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金牛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金牛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811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