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受電弓碳滑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472803.6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658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懿虹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20 | 分類號: | B60L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龍禮妹 |
| 地址: | 400010 重慶市渝中區(qū)***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受電弓碳 滑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受電弓碳滑板。
背景技術
電力機車在高速運行中,受電弓上的碳滑板接受接觸網(wǎng)的電流,給機車提供動力。在機車的運行中,由于碳滑板的耐磨損性能遠遠小于與其接觸的接觸網(wǎng)線,故碳滑板將發(fā)生持續(xù)磨損。當碳滑板磨損至一定程度,碳滑板與托架上形成的氣腔與外界的空氣連通,砌墻內的壓縮空氣釋放、使壓力降低,將信號反饋到控制裝置,使受電弓降落。
現(xiàn)有的碳滑板是通過粘結的方式連接到托架上,碳滑板的厚度較薄,所允許的磨損時間短,需要經(jīng)常更換受電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受電弓碳滑板,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受電弓碳滑板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受電弓碳滑板,包括托架和滑條,托架與滑條相連;
托架中部設有容置槽,容置槽與滑條適配;
容置槽槽壁與滑條圍成封閉的氣道。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容置槽的底壁環(huán)設有第一卡接部,滑條上設有與第一卡接部適配的第二卡接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容置槽底壁凸設有支撐塊,支撐塊遠離容置槽底壁的一端與滑條抵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支撐塊遠離容置槽底壁的一端設有第三卡接部,滑條上設有與第三卡接部適配的第四卡接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受電弓碳滑板還包括鎖固組件,鎖固組件與托架和滑條配合,以實現(xiàn)托架和滑條的固定相連。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鎖固組件包括第一鎖固板、第二鎖固板、第三鎖固板、第四鎖固板和第五鎖固板;
鎖固組件上的各鎖固板可互相連接并形成鎖固通道或分離,鎖固通道與托架適配。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鎖固板與托架鉸接,第二鎖固板與第三鎖固板相對設置,第二鎖固板、第三鎖固板均與第一鎖固板相連,第四鎖固板與第二鎖固板鉸接,第五鎖固板與第三鎖固板鉸接。
一種受電弓碳滑板,包括托架和滑條,托架與滑條相連;
托架中部設有容置槽,容置槽與滑條適配;
容置槽上設有粘結部;
容置槽槽壁與滑條圍成封閉的氣道。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容置槽的底壁環(huán)設有第一卡接部,粘結部覆蓋第一卡接部表面,滑條上設有與第一卡接部適配的第二卡接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中,容置槽底壁凸設有支撐塊,支撐塊遠離容置槽底壁的一端與滑條抵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設計得到的受電弓碳滑板,在托架上開設了與滑條適配的槽,從而可以增加滑條的厚度,進而增加滑條的磨損時間,減少同樣時間內更換受電弓碳滑板的次數(shù)。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受電弓碳滑板在第一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受電弓碳滑板的鎖固組件解除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III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滑條在第一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滑條在第二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滑條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受電弓碳滑板在第二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沿圖7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標:100-受電弓碳滑板;110-托架;130-滑條;114-容置槽;116-第一卡接部;118-支撐塊;1182-第三卡接部;136-第二卡接部;1342-第四卡接部;150-氣道;170-鎖固組件;171-第一鎖固板;173-第二鎖固板;175-第三鎖固板;177-第四鎖固板;179-第五鎖固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懿虹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重慶懿虹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728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