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72162.4 | 申請日: | 2017-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039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增偉;時培成;李雪鳳;潘道遠;周陸俊;葉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K7/00 | 分類號: | B60K7/00;B60K17/34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順利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四輪驅動 電動 越野車 | ||
1.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包括車身、兩個前驅動輪和兩個后驅動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車身的前端轉動連接的前橫向大梁、與車身后端轉動連接的后橫向大梁、與前橫向大梁轉動連接且與所述前驅動輪連接的前連接臂以及與后橫向大梁轉動連接且與所述后驅動輪連接的后連接臂,前橫向大梁和后橫向大梁的旋轉中心線與車身的長度方向相平行,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具有輪轂電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接臂相對于所述前橫向大梁轉動時的旋轉中心線與前橫向大梁的旋轉中心線相垂直,所述后連接臂相對于所述后橫向大梁轉動時的旋轉中心線與后橫向大梁的旋轉中心線相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橫向大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所述前連接臂,各個前連接臂分別與一個所述前驅動輪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橫向大梁的兩端分別連接一個所述后連接臂,各個后連接臂分別與一個所述后驅動輪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接臂通過關節頭和前縱向臂與所述前驅動輪連接,前連接臂的一端與所述前橫向大梁轉動連接,前連接臂的另一端與關節頭轉動連接,前縱向臂的一端與關節頭轉動連接,前縱向臂的另一端與前驅動輪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連接臂通過關節頭和后縱向臂與所述后驅動輪連接,后連接臂的一端與所述后橫向大梁轉動連接,后連接臂的另一端與關節頭轉動連接,后縱向臂的一端與關節頭轉動連接,后縱向臂的另一端與后驅動輪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驅動輪和所述前縱向臂位于所述前橫向大梁的下方,所述后驅動輪和所述后縱向臂位于所述后橫向大梁的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車身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兩個前驅動輪轉動以使越野車轉向的轉向系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系統包括方向盤、與方向盤連接且可旋轉的設置于車身上的第一轉向桿、通過萬向節與第一轉向桿連接的第二轉向桿、可旋轉的設置于車身上且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二轉向桿連接的轉向軸、設置于轉向軸上的第一繞線盤和第二繞線盤、纏繞在第一繞線盤上且與所述前縱向臂連接的第一左轉拉繩和第二左轉拉繩以及纏繞在第二繞線盤上且與所述前縱向臂連接的第一右轉拉繩和第二右轉拉繩,第一左轉拉繩和第二左轉拉繩纏繞在第一繞線盤上時的纏繞方向相反,第一右轉拉繩和第二右轉拉繩纏繞在第二繞線盤上時的纏繞方向相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四輪驅動電動越野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向桿通過齒輪傳動機構與所述轉向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7216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蓄能式輪轂電機懸架
- 下一篇:電動車車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