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用于顯示器送風角度可調的散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70903.5 | 申請日: | 2017-05-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109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峰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顯示器 送風 角度 可調 散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用于顯示器送風角度可調的散熱裝置,尤其涉及能與板型顯示器,如液晶或等離子顯示器配套使用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現實中,板型顯示器如臺式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中所采用的液晶或等離子顯示器,由于省電、體積小巧,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但是在對其散熱及其功能擴展方面還不夠理想,存在改進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
提供一種可用于顯示器送風角度可調的散熱裝置,使其能夠對顯示器散熱的同時并能控制是否向外送風及其風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可用于顯示器送風角度可調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與該顯示器的背面部分卡合的連接卡、用于進風的第一進風口、用于產生風且位于該第一進風口處的第一風扇以及用于對該顯示器的背面部分散熱的背部風槽和向該顯示器的背面部分之外送風的第一出風口,該第一進風口通過該背部風槽與第一出風口連通;該第一出風口處包括與其轉動連接用于控制其出風方向的第一控風板。
上述背部風槽由基板以及固定設置在該基板邊沿的風壁構成。
上述第一進風口由在所述基板上貫穿開孔構成。
上述第一控風板通過設有的第一轉動機構與所述第一出風口轉動連接。
上述連接卡呈鉤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散熱裝置包括背部風槽以及與其連通的第一出風口,第一出風口處包括控制其出風方向的控風板,所以能對顯示器的背面部分散熱以及向顯示器背面部分之外送風并控制出風的方向。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散熱裝置與顯示器結合使用時的透視立體示意圖,其中控風板與基板平行且向顯示器的兩側出風;
圖2是圖1所示的散熱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圖2所示的散熱裝置的俯視圖;
圖4是圖2所示的散熱裝置的右視圖;
圖5是圖3所示的控風板旋轉90度的狀態變化參考圖,其中控風板與基板垂直且向顯示器的前方出風。
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及其所對應的零部件或技術特征名稱如下:
1 屏幕2 立柱3 底座
4 基板5、51 第一、二風扇6、61 第一、二進風口
7、71 第一、二出風口8、81 第一、二控風板9、91 第一、二風壁
10 背部風槽 11、12 第一、二轉動機構
13、14、15、16 第一、二、三、四連接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5所示。
本散熱裝置以與臺式電腦顯示器配套使用為例,顯示器設有顯示數據圖像并呈長方形平板狀的屏幕1和對其支撐的立柱2、底座3。
以圖1、2 為基準,本散熱裝置設有呈平板狀且大小形狀與屏幕1相應的基板4,基板4的上、下邊沿分別與其垂直固定連接有第一、二風壁9、91,基板4的中間穿透地設有第一、二進風口6、61,在第一、二進風口6、61處分別設有產生風的第一、二風扇5、51。基板4的右、左兩邊向外延伸出一部分使其超出屏幕1的右、左兩邊的邊沿,在基板4右、左兩邊的延伸部分處讓第一、二風壁9、91互不相連由此分別構成第一、二出風口7、71,在第一、二出風口7、71對應的基板4上分別設有第一、二轉動機構11、12以及分別通過第一、二轉動機構11、12與其轉動連接且呈長方形板狀的第一、二控風板8、81。在第一、二風壁9、91的外邊沿上分別固定連接有與基板4垂直且呈鉤形的第一、二、三、四連接卡13、14、15、16,四個連接卡可將本散熱裝置活動地卡在屏幕1的背面上。
使用時,以圖3為基準,第一、二控風板8、81與基板4平行可向屏幕1的兩側出風,以圖5為基準,旋轉第一、二控風板8、81九十度使其與基板4垂直可向屏幕1的前方出風,從而對使用者降溫。
不使用時,第一、二控風板8、81可完全轉入第一、二出風口7、71便于收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峰,未經楊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709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