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晶石墨提純廢水處理池的石灰水添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65259.2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469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鋒;余常偉;張楊健;李澤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凱昱微晶石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66 | 分類號: | C02F1/66;C02F1/00;B01F13/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5207 | 代理人: | 吳小波 |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晶石 提純 廢水處理 石灰水 添加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微晶石墨提純廢水處理池的石灰水添加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微晶石墨提純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水,酸性廢水存在有害的F-離子,需要對其進行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一般可以廢水中加入石灰水來去除其中的F-離子。傳統的處理設備結構復雜,處理成本較高,且產生的污泥量大,不容易操作,處理效果不好,加入由于石灰的溶解度低,加入石灰水時又容易引入新的懸浮物,導致污泥量更大。因此提供一種投資小,運行成本低,操作方便,特別適合參與市場競爭的中小企業采用的石墨提純后的酸性廢水的處理系統就顯得尤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的微晶石墨提純廢水處理池的石灰水添加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微晶石墨提純廢水處理池的石灰水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灰溶解池、兩個以上的沉淀池,石灰溶解池內裝有氣動攪拌裝置,石灰溶解池和兩個以上的沉淀池并排設置,各池之間用隔斷隔開,在隔斷上設有帶有過濾網的開口,相鄰兩個隔斷上的開口呈對角設置,最后一個沉淀池與廢水處理池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石灰溶解池和沉淀池上均設有傾斜式的污泥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造價低、易于操作,在向廢水處理池提供石灰水的同時不會引入新的懸浮雜質,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有利于環境保護。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變通和/或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實施例:
一種微晶石墨提純廢水處理池的石灰水添加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石灰溶解池1、兩個以上的沉淀池2,石灰溶解池1內裝有氣動攪拌裝置,石灰溶解池1和兩個以上的沉淀池2并排設置,各池之間用隔斷3隔開,在隔斷3上設有帶有過濾網5的開口4,相鄰兩個隔斷3上的開口4呈對角設置,最后一個沉淀池2與廢水處理池連通。
本實施例中,石灰溶解池1和沉淀池2上均設有傾斜式的污泥口6。
本實施例中,使用時,將石灰放在石灰溶解池1內并加水使石灰溶解,溶解后的石灰水從隔斷3上的開口4依次流入各個沉淀池2,在沉淀池2內石灰水中的懸浮雜質逐漸沉淀,經過沉淀和過濾的清澈石灰水從最后一個沉淀池2中流入廢水處理池,用于廢水處理;相鄰兩個隔斷3上的開口4呈對稱設置,可以增大石灰水的流動距離,提高沉淀效果;當污泥積累到一定量時,通過傾斜式的污泥口6直接排出,無需人工清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凱昱微晶石墨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凱昱微晶石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652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質調整管
- 下一篇:利用啤酒廢氣調節污水處理系統中廢水pH值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