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犁削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64320.1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87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關舒偉;徐玉超;田京燕;彭燁;汪為濤;王明瑞;陳曦;張坤;張棟;孫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10/46 | 分類號: | E21B10/46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侯華頌,李勇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犁削式聚晶 金剛石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和地質鉆頭用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具體是一種犁削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地質鉆井用的鉆頭以PDC鉆頭為主,PDC鉆頭所用切削齒為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常用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為圓柱形,由金剛石層和硬質合金柱經過高溫高壓燒結而成。圓柱形的金剛石復合片在工作過程中以刮削巖石方式破巖,在軟到中硬地層中具有鉆速快,進尺多的特點。然而在硬塑性地層中存在無法吃入地層的缺點。當鉆遇硬塑性地層時鉆頭無進尺,不得不起鉆更換其它類型的鉆頭,從而延長鉆井周期,增加了鉆井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犁削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其能有效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
第一種犁削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包括硬質合金柱與聚晶金剛石,聚晶金剛石表面由2個面組成。
2個面的交線與復合片圓柱形中心軸夾角為α,2個面夾角為β,所述的夾角β為90~179°,所述的夾角α為20~40°。
第二種犁削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由硬質合金柱與聚晶金剛石組成;聚晶金剛石外表面由3個或3個以上面組成。
所述聚晶金剛石2個相鄰面夾角為β,所述的夾角β為90~179°;所述聚晶金剛石2個相鄰面的交線與復合片圓柱中心軸夾角為α,所述的夾角α為20~40°。
針對第二種犁削式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所述聚晶金剛石外表面的每2個相鄰面的交線在同一斜平面上,并保持相互平行。
或者所述聚晶金剛石外表面的每2個相鄰面的交線不在同一斜平面上,并保持相互平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復合片尖角與地層巖石接觸有利于吃入地層,犁削破巖,產生的巖屑可以沿著復合片表面及時離開井底。
2.復合片工作時金剛石外表面與地層沒有正向接觸,僅受側向力,避免復合片沖擊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中:1.聚晶金剛石,2硬質合金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由聚晶金剛石1、硬質合金柱2組成。聚晶金剛石1表面由2個面a、b組成,a、b面的交線與硬質合金柱2的圓柱中心軸夾角為α,a面與b面夾角為β,所述的夾角α為20~40°,所述的夾角β為90~179°。
實施例2
參照圖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聚晶金剛石1表面由4個面組成,4個面的3個交線與硬質合金柱2的圓柱中心軸夾角為α,相鄰2個面夾角為β,所述的夾角α為20~40°,所述的夾角β為90~179°。該實施例中的每2個相鄰面的交線不在同一斜平面上,并保持相互平行。
實施例3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每2個相鄰面的交線在同一斜平面上,并保持相互平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未經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643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桿驅動牙輪鉆頭
- 下一篇:一種適于硬塑性地層的PDC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