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加熱供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63008.0 | 申請日: | 2017-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92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家保;王建平;高俊杰;錢明;周彬;魯志遠;陳寧;鄧延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N39/04 | 分類號: | F16N39/04;F16N21/00;F16N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楊紅梅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計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加熱供脂裝置,尤其是一種基于潤滑脂壁滑移效應和熱流變特性耦合作用的加熱供脂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脂為半固體狀的膠體,為理想的流體潤滑介質,在工業中被廣泛應用。然而,潤滑脂介質呈現的粘度高、流動性能差致使潤滑脂在加注過程中面臨管阻大、泵送性能差,尤其是機械裝備中常用且稠度等級較高的NLGI 2、NLGI 3潤滑脂。
針對潤滑脂展現出粘度高、流動性差的工況特征,潤滑脂泵送過程中,需要考慮潤滑脂這一特有的介質性能。為了保證潤滑脂具有較好的泵送性能,提高容積效率,可以借助潤滑脂具備的黏溫特性采用加熱的方法降低潤滑脂的粘度,提高其流動性能,進而提高泵送過程中泵的容積效率。針對這一不足,發明專利(CN2014108443065)提出了一種全壁面加熱雙速螺旋假塑性流體泵送裝置,該裝置為一種專用的潤滑脂泵送裝置,可實現潤滑脂泵送過程中的加熱,達到提供潤滑脂泵送性能的效果。然而,這在集中潤滑系統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該裝置可實現潤滑脂輸送過程中對潤滑脂介質進行流動加熱,但是潤滑脂導熱性能較差,螺旋轉動速度過快將會導致潤滑脂加熱效果變差。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加熱供脂裝置,類似于泵送潤滑油,設計潤滑脂輸送專用泵需根據壓力需求設計相應的潤滑脂泵,另外需考慮潤滑脂的高粘度特性。而泵送潤滑油的泵種類多,對潤滑脂進行降黏處理,再使用普通潤滑油泵進行潤滑脂泵送。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加熱供脂裝置,具有:
儲脂加壓模塊,用于儲存未加熱的潤滑脂,并給潤滑脂施加一定的壓力;
加熱供脂模塊,設有供上述儲脂加熱模塊內潤滑脂加熱的過脂間隙、均勻分布于過脂間隙外緣的熱流體通道和收集加熱后潤滑脂的出脂口,出脂口與潤滑脂過脂間隙連通。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加熱供脂模塊包括圓錐體、隔熱保護層和錐體外殼,圓錐體和錐體外殼之間為潤滑脂的過脂間隙,隔熱保護層和錐體外殼之間為熱流體通道,所述隔熱保護層上設有熱流體的入口和出口。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圓錐體的錐度的范圍為:10°-40°。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儲脂加壓模塊包括缸體、儲脂腔和加壓部,加壓部與缸體內空間組成儲脂腔,缸體側壁上設有多個連通儲脂腔和加熱供脂模塊內潤滑脂過脂間隙的通孔。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通孔為弧形通孔。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加壓部包括壓板、活塞和連接件,壓板與缸體內側壁螺紋連接,活塞與缸體內側壁之間設有密封圈,連接件連接壓板和活塞。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連接件為彈性件。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圓錐體和錐體外殼之間距離為:1mm-30mm,錐體外殼內壁面和圓錐體外表面為光滑壁面,粗糙度Ra范圍為:0.05μm-3.2μm。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裝置的過脂間隙壁面為光滑壁面具有壁滑移效應、加熱時潤滑脂的熱流變特性對潤滑脂的流動性能均有促進效應,同時,溫度越高潤滑脂的壁滑移效果越明顯,通過二者耦合促進效應,可以提高潤滑脂的間隙流動性能;另一方面,壓縮彈簧可以迫使潤滑脂進入加熱模塊中的過脂間隙進行加熱,對供脂加熱過程中形成一個初始速度,圓錐面與圓錐殼體間隙較小,潤滑脂在間隙內分布的潤滑脂較薄,薄層狀態可以實現快速加熱;圓錐體結構,錐體底部半徑較大,端部半徑較小,潤滑脂沿錐體底部的流速較慢實現充分加熱,端部速度較快,在出口處有一定的速度,實現快速供脂。該系統利用潤滑脂壁滑移效應和熱流變特性對潤滑脂流動的耦合促進效應,實現潤滑脂的均勻、高效加熱,進而提高潤滑脂輸送泵工作過程中的容積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加熱供脂裝置的裝配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儲脂缸體的側面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儲脂缸體的端面視圖。
其中,1-壓板,2-第一密封圈,3-活塞,4-缸體,5-第二密封圈,6-圓錐體,7-錐體外殼,8-隔熱保護層,9-彈簧,1a-第一六角孔,4a-內螺紋,4b-內螺紋孔,4c-環形進脂孔,4d-支撐座,6a-第二六角孔,6b-第三六角孔,7a-出脂口,8a-進油口,8b-出油口,a-過脂間隙,b-過油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630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油軸承真空注油機
- 下一篇:一種超級奧氏體不銹鋼復合棒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