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電機發電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54970.8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413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袁孝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科鑫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G01R31/34;H02P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37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機 發電 管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用于發電機發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電機發電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通信企業運營商對精細化管理及降低運營成本、節能增效的管理要求逐漸提高,對節能減排的管控亦提到了運營商的議事日程里。
現有技術中,通信運營商原有的移動式發電機或固定式發電機幾乎都是停電后,代維公司人員到基站現場發電、等待、停機、上報發電時間及發電地點等,運營商定期派專人統計管理、核算油耗成本。
現有的這種管理方式不僅工作量繁瑣、巨大,容易產生錯報或漏報等,且對移動式發電機、發電應急油車或固定式發電機的發電管理無法監測、油耗無法管控,造成了發電成本的居高不下。當大規模停電等意外因素出現時,無法實時監測發電機運行情況,無法科學調度及快速組織維護人員對重點基站的發電。
在燃油價格高漲的今天,無法客觀的反應真實的生產成本及節能潛力,不利于目前推行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在眾多的移動式發電機或固定式發電機運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油料,在油價日益上漲的壓力下,越來越認識到對發電油耗的精細化管理變得重要。由于移動式發電機或發電應急油車數量有限,電網停電頻繁,對移動式發電機或發電應急油車的科學調配也變得重要。
目前移動式發電機、發電應急油車或固定式發電機都沒有配備運行數據管理智能化模塊單元,發電機的實時運行信息根本無法掌握,對移動式發電機或固定式發電機的管理存在諸多困難。在倡導精細化管理的背景下,現行的人工管理手段欠缺,急需信息化管理支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電機發電管理系統,該系統解決了運營商對移動式發電機、固定式發電機、發電應急油車發電管理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發電機發電管理系統,包括發電機管理平臺、以及與所述發電機管理平臺均無線連接的移動式數據采集器和固定式數據采集器;
所述移動式數據采集器包括:單片機控制模塊以及與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均連接的電源模塊、A/D轉換模塊、喚醒模塊、定位模塊、存儲模塊和無線通訊模塊;電壓采樣模塊和電流采樣模塊均連接所述A/D轉換模塊,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兩兩相互連接連接的AC/DC轉換模塊、電源控制模塊和電池充電管理模塊,所述電源控制模塊連接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
所述固定式數據采集器包括:單片機控制模塊以及與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均連接的電源模塊、A/D轉換模塊、時鐘模塊、存儲模塊和無線通訊模塊;市電電壓采樣模塊、發電電壓采樣模塊和電流采樣模塊均連接所述A/D轉換模塊,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兩兩相互連接連接的AC/DC轉換模塊、電源控制模塊和電池充電管理模塊,所述電源控制模塊連接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移動式發電機或發電應急油車上安裝移動式數據采集器和在基站、機房內配電柜旁的固定式數據采集器,實現了對移動式發電機的發電管理監測、發電應急油車油耗管控以及固定式發電機的發電管理監測,降低了發電成本,能實時監測發電機運行情況,能科學調度及快速組織維護人員對重點基站的發電;能客觀的反應真實的生產成本及節能潛力,有利于目前推行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移動式數據采集器安裝在移動式發電機或發電應急油車上,所述固定式數據采集器的安裝在基站、機房內配電柜旁。
進一步,所述定位模塊為GPS定位模塊。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GPS定位發電機位置,實時掌握發電機位置信息,解決油機調度問題,精準定位發電基站經緯度,確保發電信息準確性。
進一步,所述電流采樣模塊為電流互感器。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精確監測發電質量,提高發電效率,及時提示空載發電,減少人員工作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科鑫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科鑫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549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