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53585.1 | 申請日: | 2017-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804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振峰;邵燕敏;張雅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匯金敏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5 | 分類號: | B01D53/75;B01D53/86;B01D53/60;B01D53/80;B01D53/50;B01D46/00;B01D46/02;C01F11/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自貿試驗區(空***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相變 煙氣 脫硫 回收 一體化 反應器 | ||
1.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包括總排凈氣管道(1)、殼體(2)、吸附脫NOX床(3)、空氣氧化與反吹過濾分布框架床單元(4)、脫硫煙氣進口盲板閥(5)、發電機組(6)、冷凝式余熱回收裝置(7)、逆噴循環泵單元(8)、鼓風機(9)、污液排放單元(10)、管網A(11)、多孔分布器(12)、S形垂直風輪(13)、壓力泵(14)、扁縫型內水道(15)、螺旋形擾流換熱片(16)、架隔板(17)、循環透平機(18)、加壓泵(19)、冷凝器(20)、高速型筒式纖維除霧器(21)、管網B(22)、排污口(23)和鼓包氣流調整器(24),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的上下端分別安裝總排凈氣管道(1)和污液排放單元(10),所述污液排放單元(10)的一側連接鼓風機(9),所述污液排放單元(10)的另一側連接逆噴循環泵單元(8),所述逆噴循環泵單元(8)的頂部通過管路與殼體(2)連接,自上至下依次為總排凈氣管道(1)、吸附脫NOX床(3)、高速型筒式纖維除霧器(21)和冷卻相變室,所述冷卻相變室包括脫硫煙氣進口盲板閥(5)、冷凝式余熱回收裝置(7)和S形垂直風輪(13),所述S形垂直風輪(13)安裝在冷卻相變室中,位于脫硫煙氣進口盲板閥(5)的左側,所述S形垂直風輪(13)與發電機組(6)連接,所述壓力泵(14)分別與高速型筒式纖維除霧器(21)和冷卻相變室通過管網A(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式余熱回收裝置(7)包括扁縫型內水道(15)和螺旋形擾流換熱片(16),二者通過管路以連接法蘭方式安裝在冷卻相變室中,所述扁縫型內水道(15)上設有進水口管路和出水口管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噴循環泵單元(8)的管路上安裝螺旋噴嘴,所述螺旋噴嘴自下至上噴射洗滌發泡漿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液排放單元(10)上安裝有多孔分布器(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型筒式纖維除霧器(21)中間安裝架隔板(1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透平機(18)分別與冷凝式余熱回收裝置(7)和冷凝器(20)連接,所述冷凝器(20)與加壓泵(19)連接,所述加壓泵(19)的另一端與冷凝式余熱回收裝置(7)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流相變篩濾煙氣脫硫余能回收一體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網A(11)和管網B(22)都是低壓氧化空氣管網單元,低壓空氣反吹清污系統采用PLC控制,實現自動檢測與控制,并滿足DCS控制系統的接口要求,所述清污模式包括壓差控制自動控制、時間控制和手動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匯金敏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匯金敏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5358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