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轎車C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47417.1 | 申請日: | 2017-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974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甲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4 | 分類號: | 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吳蘭柱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轎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轎車C柱結構。
背景技術
轎車C柱的外形直接影響整車造型設計以及氣流在尾部的走向,同時其結構設計也關系到外部空間傳遞到駕駛艙內的噪音、振動、密封性能,進而直接影響到駕乘舒適性,影響到客戶滿意度。
現市場上較多轎車C柱外觀不夠美觀,強度較弱,密封不夠優越,客戶反響較大,設計一款外觀良好,強度高,密封性好的C柱成為必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轎車C柱結構,其包括:側圍外板、內飾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C柱上內板,其中:
在所述C柱上內板和所述側圍外板之間還具有C柱內板加強板,所述 C柱上內板、所述側圍外板和所述C柱內板加強板三者的首端部和末端部均經焊接固定;且所述首端部布置在后風窗玻璃和所述內飾板之間并與所述后風窗玻璃之間通過玻璃膠密封固定連接,且所述末端部布置在車門上窗和所述內飾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具有C柱內板加強板并通過焊接固定,使得C柱結構簡單,強度高,密封性好,裝配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C柱上內板和內飾板連接示意圖;和
圖3為車門上窗處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1-后風窗玻璃;110-玻璃膠;2-側圍外板;3-C柱內板加強板;4-天窗排水管;5-車門頭道膠條;51-膠條內舌;52-防水球條;53-防水臂條;6-車門上窗;61-上門框裝飾條;7-車門玻璃呢槽;71-緩沖直條;8- 三角窗玻璃;9-C柱上內板;10-卡扣;101-卡扣上內舌;102-卡扣下內舌; 103-卡扣固定舌;11-內飾板;111-連接端;112-內飾板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3所示,一種轎車C柱結構,其包括:側圍外板2、內飾板 11,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C柱上內板9,其中:
在所述C柱上內板9和所述側圍外板2之間還具有C柱內板加強板3,所述C柱上內板9、所述側圍外板2和所述C柱內板加強板3三者的首端部和末端部均經焊接固定;且
所述首端部布置在后風窗玻璃1和所述內飾板11之間并與所述后風窗玻璃1之間通過玻璃膠110密封固定連接,且所述末端部布置在車門上窗 6和所述內飾板11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具有C柱內板加強板并通過焊接固定,側圍外板2與C 柱上內板9的搭接通過增加C柱內板加強板3,并在末端焊接的方式固定;其他輔助部件通過卡扣、密封膠、或部件本身的固定性與主體結構搭接。使得C柱結構簡單,強度高,密封性好,裝配方便。
后擋玻璃與C柱的搭接采用涂膠防水的設計,后擋玻璃與前擋玻璃在雨天實際接的水量不同,防水等級次于前擋玻璃,涂膠防水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成本。其中,側圍外板2、C柱內板加強板3和C柱上內板9在末端焊接固定后形成一焊接短,玻璃膠110與在后風窗玻璃的擠壓下均勻的涂在兩者之間,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后風窗玻璃1的端部與所述側圍外板2的端部具有安全間隙。防止車身在扭轉時與后風窗玻璃1硬接觸。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在所述C柱內板加強板3和所述C柱上內板9之間布置有天窗排水管4。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C柱上內板9和所述內飾板11之間通過卡扣10卡接固定連接。
作為優先的實施例,所述內飾板11具有與所述卡扣10的頭部相卡接連接的連接端111,所述C柱上內板9具有與所述卡扣10的尾部相卡接連接的連接孔。
作為更進一步優先的實施例,如圖2所示,所述卡扣10沿徑向布置有:與所述連接端111的內表面相抵靠接觸的卡扣固定舌103,與所述連接端 111的外表面相抵靠接觸的卡扣下內舌102,與所述C柱上內板9的外表面相抵靠接觸的卡扣上內舌101;且所述連接端111的內部具有內飾板加強筋112。主要起到加強護板的強度,卡扣固定舌103和卡扣下內舌102相配合將將連接端111固定
作為更進一步優先的實施例,所述卡扣下內舌102為倒置結構;所述卡扣上內舌101自所述卡扣(10)向所述C柱上內板9傾斜。卡扣上內舌采102用倒置結構,防止由于經過C柱內的天窗排水管漏水,流至車內,起到密封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474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側圍加油口盒總成
- 下一篇:一種轎車A柱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