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原多年凍土隧道保溫襯砌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46095.9 | 申請日: | 2017-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27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旭珍;陳紹華;黃雙林;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原 多年凍土 隧道 保溫 襯砌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隧道交通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原多年凍土隧道保溫襯砌結構。
背景技術
高原多年凍土地區修建隧道的關鍵技術就是要保護凍土,隧道建成后,由于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以及運營中機車散熱的影響,造成襯砌背后多年凍土形成凍融圈,凍融圈的循環使襯砌結構處在凍脹力往復作用的不利環境中,往往造成襯砌嚴重開裂甚至破壞。為了保護凍土,設計中采用了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間設置保溫層的措施,由于保溫板鋪設時,圍巖變形未完全穩定,導致保溫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降低了保溫效果。
專利“新型隧道防凍隔溫層(201110078352.5)”中提及了在模筑襯砌內緣噴涂保溫材料的方法,該方法只適用于嚴寒地區的公路隧道,對多年凍土隧道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該材料噴涂時需要洞內溫度保持在10~40℃之間,而凍土隧道內施工的溫度要求不高于5℃,過高的溫度不利凍土的保護;二是該材料直接噴涂在隧道襯砌內緣,存在掉落可能,危機行車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原多年凍土隧道保溫襯砌結構,可提高隧道內凍土的保護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原多年凍土隧道保溫襯砌結構,其特征在于:
依次包括噴混凝土、一次模筑襯砌和二次模筑襯砌;
噴混凝土和一次模筑襯砌之間設置有防水層;
一次模筑襯砌和二次模筑襯砌之間設置有保溫層和保護層。
保溫層為壓塑性保溫板,其導熱系數不能大于0.03W/mk。
保護層為無紡布。
一次模筑襯砌和二次模筑襯砌為模板臺車整體澆筑成型襯砌。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一、一次模筑襯砌的施作基本控制了圍巖的變形,將保溫材料置于一次模筑襯砌內緣,降低了圍巖變形對保溫板的破壞程度;
二、一次模筑襯砌采用整體襯砌臺車施工,提高了保溫板鋪設的平整度;
三、該結構中的二次模筑襯砌主要起到對保溫板的保護作用,不作為隧道結構的受力部分,便于保溫板的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結構斷面圖。
圖中,1-噴混凝土,2-防水層,3-一次模筑襯砌,4-保溫層,5-保護層,6-二次模筑襯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高原多年凍土隧道保溫襯砌結構,依次包括噴混凝土1、一次模筑襯砌3和二次模筑襯砌6;噴混凝土1和一次模筑襯砌3之間設置有防水層2;一次模筑襯砌3和二次模筑襯砌6之間設置有保溫層4和保護層5。
保溫層4為壓塑性保溫板,其導熱系數不能大于0.03W/mk。保護層5為無紡布。一次模筑襯砌3和二次模筑襯砌6為模板臺車整體澆筑成型襯砌。
上述高原多年凍土隧道保溫襯砌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隧道開挖后先初噴4cm混凝土,然后打設錨桿、掛網、立鋼拱架,補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
步驟二:分析監控量測數據,選擇施作一次模筑襯砌的時機。一次模筑采用整體襯砌臺車施作,確保襯砌表面光滑平整。臺車就位前必須完成防水材料的鋪設。
步驟三:檢查一次模筑襯砌內緣表面,存在明顯錯臺的地方需要打磨處理,確保保溫板鋪設的平整度,然后鋪設保溫板和防護層。
步驟四:檢查保溫板鋪設的完整性,臺車就位,施作二次模筑襯砌。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限于實施例所列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而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變換,均為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460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冷凍車
- 下一篇:一種用于支撐特大斷面隧道的支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