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自吸油金屬的凸模潤滑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41965.3 | 申請日: | 2017-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2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石安;楊翠剛;周強;曾光俊;劉小華;劉孝強;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宏明雙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8 | 分類號: | B21D37/18;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金屬 潤滑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凸模自潤滑結構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自吸油金屬的凸模潤滑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汽車和電子行業的不斷發展,產品的彎折、落料、成孔等都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和凸模,上模座安裝于上模架下方,上模座下方安裝有凸模,下模座安裝于下模架上方,下模座上方安裝有凹模,其中上模座與凸模通過螺釘連接,上模座與凸模之間還設置有導向柱,導向柱的下端部固定于下模座上,上模座可沿著導向柱做上下直線運動。工作時,將壓機與上模架連接,再將待加工工件放置于凹模上,壓機啟動帶動上模架向下運動,凸模向下運動并與凹模配合,最終實現將工件加工成產品。潤滑凸模也是每次保養不可或缺的操作,其操作是在上模座與凸模之間手動填入一層潤滑油,潤滑油便可與導向柱接觸,實現了凸模的潤滑。然而,潤滑油會朝各個方向運動,時常出現潤滑油從上模座與凸模的縫隙中流出,不僅影響了周圍工作環境,還造成了潤滑油的浪費。當潤滑油不足時,需拆下螺釘以將上模座與凸模分離,分離后才能進行填加新潤滑油,這種操作無疑是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效率也非常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節省潤滑油用量、無需手動加潤滑油、延長凸模使用壽命的基于自吸油金屬的凸模潤滑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基于自吸油金屬的凸模潤滑結構,它包括凸模與上模座,凸模與上模座之間連接有螺釘,凸模與上模座之間還安裝有導向柱,所述的凸模的頂表面設置有條形槽和T形槽,所述的條形槽內設置有自吸油金屬,所述的T形槽的縱向槽內設置有墊塊,墊塊的一側設置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弧面上開設有貫通自吸油金屬的小孔,所述的墊塊的另一側與T形槽橫向槽之間抵壓有壓縮彈簧,墊塊在壓縮彈簧作用下墊塊上的弧形槽抵靠于導向柱上。
所述的小孔直徑為0.5~0.6mm。
所述的墊塊的另一側固連有導向塊,所述的導向塊設置于T形槽橫向槽內。
所述的壓縮彈簧的一端抵壓于導向塊上,壓縮彈簧的另一端抵壓于T形槽橫向槽底部。
所述的T形槽的橫向槽與條形槽連通。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節省潤滑油用量、無需手動加潤滑油、延長凸模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 為墊塊的主視圖;
圖4 為墊塊的俯視圖;
圖5 為墊塊的左視圖;
圖中,1-凸模,2-上模座,3-螺釘,4-導向柱,5-條形槽,6-T形槽,7-自吸油金屬,8-墊塊,9-弧形槽,10-小孔,11-壓縮彈簧,12-導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5所示,一種基于自吸油金屬的凸模潤滑結構,它包括凸模1與上模座2,凸模1與上模座2之間連接有螺釘3,凸模1與上模座2之間還安裝有導向柱4,所述的凸模1的頂表面設置有條形槽5和T形槽6,T形槽6的橫向槽與條形槽5連通,所述的條形槽5內設置有自吸油金屬7,自吸油金屬7為泡沫銅。
如圖3~5所示,所述的T形槽6的縱向槽內設置有墊塊8,墊塊8的一側設置有弧形槽9,弧形槽9的弧面上開設有貫通自吸油金屬7的小孔10,小孔10直徑為0.5~0.6mm,所述的墊塊8的另一側與T形槽6橫向槽之間抵壓有壓縮彈簧11,墊塊8在壓縮彈簧11作用下墊塊8上的弧形槽9抵靠于導向柱4上。
所述的墊塊8的另一側固連有導向塊12,所述的導向塊12設置于T形槽6橫向槽內;所述的壓縮彈簧11的一端抵壓于導向塊12上,壓縮彈簧11的另一端抵壓于T形槽6橫向槽底部。
所述的潤滑結構基于自吸油金屬潤滑凸模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自吸油金屬7浸入盛裝有潤滑油的儲槽內,自吸油金屬7在自吸力作用下吸收潤滑油,隨將自吸油金屬7安裝于條形槽5內,實現自吸油金屬的裝配;所述的自吸油金屬7具有吸油效果的特點,能夠將潤滑油集中于其上,從而有效避免了潤滑油會朝各個方向運動而出現潤滑油從上模座2與凸模1之間的縫隙中流出,優化了周圍工作環境,避免了潤滑油的浪費,降低了潤滑成本。
S2、墊塊的安裝,先將墊塊8放置于凸模1的T形槽6縱向槽內,隨后將壓縮彈簧11安放于T形槽6橫向槽與墊塊8之間,保證小孔10一端被自吸油金屬7接觸,從而實現了墊塊的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宏明雙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宏明雙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419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具用定位組件
- 下一篇:一種固態硬盤中優先權調度的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