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實時外放式智能聽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38982.1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85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德雨;廖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7/04 | 分類號: | A61B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 地址: | 4021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聽頭 聽診器 微電腦控制器 信號收集單元 醫療器械領域 本實用新型 電子聽診器 供電單元 內部中空 聲音檢測 通訊單元 準確度 智能 保護箱 頻率段 重金屬 拾取 教學 體內 清晰 制作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實時外放式智能聽診器,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電子聽診器聲音雜亂,準確性不高,臨床局限性大,在臨床和教學上的應用差。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包括聽頭和內部中空的保護箱體,所述聽頭固定連接所述保護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聽頭采用重金屬制作,所述聽頭內設有信號收集單元,所述保護箱體內設有供電單元、聽音單元、通訊單元和微電腦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拾取到的聲音清晰,提高了聲音的準確度,并且能夠適用于多個不同頻率段的聲音檢測,滿足了臨床和教學上的質量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時外放式智能聽診器。
背景技術
常用的醫用聽診器僅能供醫生一人聽,無法滿足多人同時實時聽。如教學查房、臨床帶教、多個醫生會診等情況。醫患能實時同時聽取,也有助于醫生跟患者講解病情。有助于醫患溝通工作開展。同時現有聽診器醫生長期佩戴后肩上容易產生疲勞,耳塞內彈簧對醫生耳朵造成不適。為此,需要一種外放實時型的聽診器。現有智能聽診器或電子聽診器以塑料制作,其聲音衰減嚴重,只能聽正常音,聲音雜亂,不夠清晰,準確性不高,只能滿足家用。鑒于臨床和教學用的聽診器要求品質高,不僅僅聽正常音,對雜音有較高的辨析能力,現有智能聽診器或電子聽診器臨床應用受限,對低頻或雜音的效果差,無法協助臨床診斷疾病;而且現有智能聽診器或電子聽診器非雙面扁形聽診頭,不能聽頸動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電子聽診器聲音雜亂,準確性不高,臨床局限性大,在臨床和教學上的應用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時外放式智能聽診器,包括聽頭和內部中空的保護箱體,所述聽頭采用重金屬制作,所述聽頭固定連接所述保護箱體,所述聽頭內設有信號收集單元,所述保護箱體內設有供電單元、聽音單元、通訊單元和微電腦控制器;
所述信號收集單元包括聲音傳感器,聲音傳感器的輸出端電連A/D轉換器的輸入端,將收集到的聲音信號轉換成數字音頻信號,所述A/D轉換器的輸出端電連所述微電腦控制器,將數字音頻信號傳輸至微電腦控制器;
所述微電腦控制器電連所述聽音單元,將數字音頻信號傳輸至聽音單元,數字音頻信號經聽音單元實時播放出來,所述聽音單元包括普通耳機模塊、藍牙耳機模塊和揚聲器模塊,對應普通耳機模塊和藍牙耳機模塊在保護箱體側壁上設有普通耳機插孔和藍牙耳機插孔;
所述微電腦控制器電連通訊單元,將數字音頻信號通過通訊單元發送至信號接收單元;
所述供電單元為聽音單元、通訊單元和微電腦控制器提供電能,所述供電單元包括充電鋰電池和供電開關,所述供電開關設置在所述保護箱體外側壁上,對應所述充電鋰電池在所述保護箱體側壁上開設有鋰電池充電插孔。
作為優選,所述聲音傳感器的輸出端電連濾波器的輸入端,所述濾波器的輸出端電連所述A/D轉換器的輸入端,聲音傳感器收集到的聲音信號經濾波器選擇出特定頻率的聲音信號段再通過A/D轉換器轉換成數字音頻信號。
作為優選,所述通訊單元為藍牙通訊單元或wifi通訊單元。
作為優選,所述信號接收單元為移動手機。
作為優選,所述微電腦控制器電連接信號分析單元的輸入端,將數字音頻信號輸送至信號分析單元進行數據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反饋至微電腦控制器,微電腦控制器將分析結果傳輸至顯示器,所述顯示器設置在所述保護箱體外側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微電腦控制器電連存儲器,將數字音頻信號和分析結果輸送至存儲器中存儲。
作為優選,所述顯示器為帶有觸摸輸入功能的觸摸顯示屏。
作為優選,所述保護箱體下方固定連接手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未經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389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