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35511.5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18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賢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安唯科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5/00 | 分類號: | B62D35/00;G01M9/02;G01M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尾翼 遠程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設計過程中,由于要考慮汽車的動力性及經濟性等因素,往往會在造型設計后要進行汽車的風洞試驗。風洞試驗中,將汽車油泥模型放置在風洞中,通過風洞測試來獲取汽車造型的風阻系數,從而了解汽車造型的合理性。試驗過程中,人員要對油膩模型中的尾翼等位置進行角度及距離的調整,多次實驗才能獲得理想的風阻參數。而在實驗中,人員必須撤離風洞。只有完全測好一個角度才能進行下一組測試,這大大延長了實驗的時間長度和增加了實驗成本。并且在試驗角度調整等動作是一個不連續的過程,不能實現無級調節,很難找到最佳的位置。現有的技術采用人工調節,實驗成本很高,且無法實驗連續調節,很難找到最佳位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包括:控制端、電機以及絲桿;所述絲桿設置在汽車尾翼上,用于調節汽車尾翼的位置;所述電機用于驅動絲桿,所述電機內部設置充電電池和無線信號收發模塊;所述控制端為平板電腦,通過無線網絡遠程控制電機。
優選地,所述電機的數量為1-10臺。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應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通過控制端和無線網絡,遠程控制多臺電機,分別驅動絲桿,通過絲桿運動轉化成尾翼的調節,以調節確定各尾翼的位置,來實現風洞中汽車油泥模型尾翼最佳位置的確定,控制端可以對多臺電機組合進行控制;每臺電機單獨配備充電電池,減少拉線帶來的安裝問題,并且控制端能夠實時顯示電機的位置,以及電機中的電池電量;精確控制每個絲桿電機移動的距離,不需要采用人工調節,降低了實驗成本,能夠實現連續調節,快速找到最佳位置,節約了操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包括:控制端、電機以及絲桿;所述絲桿設置在汽車尾翼上,用于調節汽車尾翼的位置;所述電機用于驅動絲桿,所述電機內部設置充電電池和無線信號收發模塊;所述控制端為平板電腦,通過無線網絡遠程控制電機。所述電機的數量為1-10臺。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尾翼遠程調節裝置通過控制端和無線網絡,遠程控制多臺電機,分別驅動絲桿,通過絲桿運動轉化成尾翼的調節,以調節確定各尾翼的位置,來實現風洞中汽車油泥模型尾翼最佳位置的確定,控制端可以對多臺電機組合進行控制;每臺電機單獨配備充電電池,減少拉線帶來的安裝問題,并且控制端能夠實時顯示電機的位置,以及電機中的電池電量;精確控制每個絲桿電機移動的距離,不需要采用人工調節,降低了實驗成本,能夠實現連續調節,快速找到最佳位置,節約了操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安唯科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安唯科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355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卡、中卡用雙扭桿翻轉駕駛室前懸裝置
- 下一篇:車輛彎道防側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