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上平臺的滑道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29808.0 | 申請日: | 2017-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734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蕾;魏永佳;劉士杰;趙闊;廖紅琴;祝濤;管金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17/00 | 分類號: | E02B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高鳳榮 |
| 地址: | 30045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上 平臺 滑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滑道梁,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海上平臺的滑道梁結構。屬于海洋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滑道梁作為海洋平臺用來支撐鉆修機或修井機的重要結構,在海上平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有的滑道梁分為單腹板滑道梁、雙腹板滑道梁兩種形式。由于鉆修機和修井機重量很大,所以,為了滿足結構強度要求,在這兩種形式中,滑道梁的腹板兩側均設置有大量的垂直于腹板的筋板。滑道梁的筋板數量不僅較多,筋板之間的焊接距離也較近,導致了鋼材的用量、焊材的使用量、施工量均較大;而且,防腐不容易實施,施工難度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海上平臺的滑道梁結構,其不僅能夠對海洋平臺的鉆修機或修井機進行支撐,解決了筋板的用量較大及施工難度較高的問題;大幅地減少了筋板的數量,降低了施工的難度及工作量;而且,使得防腐容易實施,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海上平臺的滑道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梁、沿著滑道梁來回移動的鉆機模塊,其中,滑道梁是由兩塊板條連接在一起構成一主體T型梁的結構,T型梁上安裝有腹板;鉆機模塊上設有數組腳印位置;
所述滑道梁位于組塊頂層的大梁上。
所述鉆機模塊與T型梁接觸的每個腳印位置處均設置有蓋板,每個蓋板與T型梁的腹板連接。
所述蓋板與箱型筋板連接在一起,并構成箱型筋板的支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不僅能夠對海洋平臺的鉆修機或修井機進行支撐,解決了筋板的用量較大及施工難度較高的問題;大幅地減少了筋板的數量,降低了施工的難度及工作量;而且,使得防腐容易實施,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面布置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向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向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箱型筋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主要標號說明:
1.T型梁、2.蓋板、3.腹板、4.箱型筋板、5.滑道梁、6.上翼緣、7.鉆機模塊、E.腳印位置、E’.腳印位置、F.腳印位置、F’.腳印位置、G.腳印位置、G’.腳印位置、H.腳印位置、H’.腳印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滑道梁5、沿著滑道梁5來回移動的鉆機模塊7,其中,鉆機模塊7上設有數組腳印位置(本實施例為四組),操作反力較大的有腳印位置E、腳印位置E’;腳印位置F、腳印位置F’;腳印位置G、腳印位置G’;腳印位置H、腳印位置H’。
上述滑道梁5位于組塊頂層的大梁上,滑道梁7是由兩塊板條,并采用焊接形式連接在一起構成一主體T型梁1的結構,T型梁1上采用焊接形式安裝有腹板3。
上述每個鉆機模塊7針對井口作業時操作反力較大的數組腳印位置,對鉆機模塊5與T型梁1接觸的每個腳印位置處均設置有兩對共四個蓋板2,每個蓋板2均采用焊接形式與T型梁1的腹板3連接。
上述蓋板2通過焊接形式與箱型筋板4連接在一起,并構成箱型筋板4的支撐。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腹板3、蓋板2、箱型筋板4通過焊接形式與主軸線頂層大梁的上翼緣6連接在一起,防腐處理后,供鉆機模塊7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298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海上風電施工的可拆卸平臺
- 下一篇:雙井架半潛式鉆井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