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移動式土壤修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28902.4 | 申請日: | 2017-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66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阿壩豐森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G01N33/24;G01N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楊保剛 |
| 地址: | 624300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土壤 修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移動式土壤修復裝置,屬于土壤修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
現有公開技術申請號為:201520421300.7的一種修復土壤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移動式異位修復土壤裝置,屬于生物堆技術領域。其包括集水坑、移動式生物基臺、風機、曝氣管和基臺基礎,基臺基礎上設置移動式生物基臺,移動式生物基臺的后端設有風機,風機的出風端連接兩個曝氣管。移動式生物基臺包括中心支撐板,中心支撐板兩側通過鉸鏈連接兩個側支撐板,兩個側支撐板和中心支撐板接縫處設置角鋼。本實用新型能夠循環使用從而減少處理成本,環保節能,便于施工,縮短工期。現有技術無法將土壤污染程度進行采樣并將數據顯示,同時外場人員不能遠程進行指揮監督加藥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移動式土壤修復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無法將土壤污染程度進行采樣并將數據顯示,同時外場人員不能遠程進行指揮監督加藥處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可移動式土壤修復裝置,其結構包括移動基座、生物基臺、過濾器、導管、加藥儲液罐、土壤采樣裝置、計量泵、控制閥,所述生物基臺裝設在移動基座上,所述土壤采樣裝置裝設在生物基臺側端上,所述土壤采樣裝置側邊設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與導管相連接,所述導管與加藥儲液罐相連接,所述加藥儲液罐與控制閥相連接,所述加藥儲液罐通過控制閥與計量泵相連接,所述土壤采樣裝置由現場信號采集模塊、顯示屏、輸入鍵盤、信號處理模塊、采樣器、采樣保持模塊、電源模塊、微處理器、無線通信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和通訊終端組成,所述現場信號采集模塊和信號處理模塊與采樣器相連接,所述采樣器與采樣保持模塊相連接,所述采樣保持模塊與微處理器相連接,所述微處理器與電源模塊相連接,所述微處理器與無線通信模塊相連接,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通訊終端相連接,所述微處理器與顯示屏相連接,所述微處理器與數據存儲模塊相連接,所述輸入鍵盤裝設在顯示屏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基座底部與移動腳輪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生物基臺一端與土壤進口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生物基臺另一端與土壤出口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器上設有引流管。
進一步地,所述引流管與生物基臺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腳輪能夠方便生物基臺進行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屏為液晶顯示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土壤采樣裝置,能夠將土壤污染程度進行采樣并將數據顯示,方便外場人員遠程指揮監督進行加藥土壤修復處理。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移動式土壤修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土壤采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土壤采樣裝置的流程示意圖。
圖中:移動基座-1、生物基臺-2、過濾器-3、導管-4、加藥儲液罐-5、土壤采樣裝置-6、計量泵-7、控制閥-8、移動腳輪-11、土壤進口-21、土壤出口-22、引流管-31、現場信號采集模塊-61、顯示屏-62、輸入鍵盤-63、信號處理模塊-64、采樣器-65、采樣保持模塊-66、電源模塊-67、微處理器-68、無線通信模塊-69、數據存儲模塊-610、通訊終端-61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阿壩豐森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阿壩豐森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289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