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特高頻傳感器功能檢驗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25687.2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105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寶金;杜玉新;陳志偉;劉冬雪;李敏;張普;楊麗影;高常海;王興民;張紅橋;張明;周佳;井瑞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碧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5/00 | 分類號: | 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李羨民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高頻 傳感器 功能 檢驗 | ||
1.一種便攜式特高頻傳感器功能檢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單片機模塊、幅值調整模塊、脈沖調整模塊和與上述模塊供電的電源模塊;
所述單片機模塊根據輸入電壓及頻率信息產生相應的電壓調節信號及頻率調節信號分別由I/O輸出模塊的P1端點和P0端點輸出;
所述幅值調整模塊包括運算放大器U3B,與所述單片機模塊中I/O輸出模塊的P1端點連接的節點P1IN經電阻R19與所述運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輸入端連接,所述電阻R19與運算放大器U3B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的節點經濾波電容C14與地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3B輸出端經電阻R18與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連接,所述電阻R18與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連接的節點經電阻R20與地連接,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發射極與地連接,所述NPN型三極管Q4的集電極經電阻R16與PNP型三極管Q3的基極連接,所述PNP型三極管Q3的發射極經電阻R13與PNP型三極管Q3的基極連接,所述PNP型三極管Q3的發射極設有與電源模塊的電源輸出端相連接的節點V,所述PNP型三極管Q3的集電極設有幅值調整模塊的電壓輸出節點VCC,所述PNP型三極管Q3的集電極經電阻R14、可調電阻RV3、電阻R21與地連接,所述可調電阻RV3的滑動抽頭與運算放大器U3A的同相輸入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3A的輸出端經電阻R17與運算放大器U3B的反相輸入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3A的輸出端經電阻R15與運算放大器U3A的反相輸入端連接;
所述脈沖調整模塊包括與所述單片機模塊中I/O輸出模塊P0端連接的節點P0IN經電阻R14與PNP型三極管Q5的基極連接,所述三極管Q5的發射極與地連接,所述三極管Q5的發射極與基極之間連接電阻R23,所述電源模塊所輸出電源V經穩壓二極管D3與三極管Q5的集電極連接,所述所輸出電源V與三極管Q5的集電極之間的電壓輸入光電耦合器PH01的信號輸入端,所述光電耦合器PH01的信號輸出端于N溝道MOS管的柵極供電,所述溝道MOS管的漏極經電阻R22與所述幅值調整模塊輸出節點VCC連接;所述溝道MOS管的源極及檢驗器殼體之間所產生的脈沖信號為脈沖調整模塊的輸出信號TNC,由脈沖輸出端J1的節點1和節點2輸出,所述檢驗器殼體與地之間連接電感L4,所述MOS管的源極及檢驗器殼體之間并聯穩壓二極管D4,所述MOS管的漏極與源極之間并聯電容C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特高頻傳感器功能檢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模塊型號為PIC16F87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特高頻傳感器功能檢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值調整模塊中運算放大器U3B和運算放大器U3A的型號均為LM145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特高頻傳感器功能檢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調整模塊中N溝道MOS管的型號為IRF6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特高頻傳感器功能檢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模塊型號為MSR-2805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碧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碧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2568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