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90bar開放式流道網管式高壓反滲透膜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22897.6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23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方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坤奕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63/10 | 分類號: | B01D63/10;B01D6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趙海波 |
| 地址: | 21444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90 bar 開放式 網管 高壓 反滲透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滲透膜組件,用于水體中有機物和無機鹽等雜質去除。可用于凈水處理技術,高鹽廢水、高有機廢水以及其余工業廢水的高度濃縮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開放式網管流道反滲透膜組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膜技術發展迅速,在電力、冶金、石油石化、醫藥、食品、市政工程、污水回用及海水淡化等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各類工程對膜技術及其裝備的需求量更是急速增加。目前在滲濾液和濃鹽水零排放應用領域,網管式反滲透膜組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但是普通的網管式膜組件存在以下幾個缺陷,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網管式膜組件的基礎之上做了相應的改進:
(1)傳統的網管式膜組件采用梯狀開放式流道,該開放式進水隔網分粗隔網和細隔網(見圖1 ),水流在工作時與細隔網成90°夾角進入流道中。通道中形成較大阻力的水流,因此進水中的懸浮顆粒物和有機物易附著在進水隔網中導致膜的污堵。此外,無機鹽的濃縮在膜的表面由于濃差極化易形成結垢。進水隔網中較大的阻力會導致較大的壓力損失,當壓力損失高于1公斤時,由于抗應力盤與中心滲透液收集管較弱的粘結可導致抗應力盤沿著中心滲透液收集管滑動。抗應力盤的移動會導致膜元件環氧樹脂膠外殼的破裂,最終會導進水隔網和膜袋的損壞。此外膜污堵和濃差極化會導致膜通量的下降,最終導致膜壽命的縮短。
(2)傳統網管式膜組件的抗應力盤(圖2)其中心環與外環間連接支撐片均采用直片式連接,支撐片與片之間形成扇形通道,進水時水流無法均勻混合,且不能隨圓周膜面積的漸變而適量分配,故進水無法均勻分配至不同圓周向的進水通道內,易導致部分膜通道堵塞。此外傳統網管式膜組件的抗應力盤其中心環的內壁沒有安全鎖定機制,因此容易導致抗應力盤沿著中心滲透液收集管滑動,最終會導進水隔網和膜袋的損壞。
傳統導流盤進水口(圖3、4)由于缺乏弧度,水流從直孔進入,導致進水不能均勻分布于膜元件的進水通道,因此易導致部分膜通道堵塞。中心導流管上的密封圈通過抱緊密封中心導流管的方式進行密封。這種密封方式易導致漏水現象,進而惡化產水水質。長期的漏水會導致不銹鋼中心拉桿腐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螺旋式、卷式反滲透膜元件的進水流道不暢、耐污堵能力差、易造成濃差極化,以及碟管式反滲透膜組件的膜面積小、檢修繁瑣、投資成本高,以及進水分布不均等缺點,實用新型一種開放式流道網管式反滲透膜組件,且考慮的承壓,本申請采用單只膜元件的結構,讓承壓達到90bar。
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90bar開放式流道網管式高壓反滲透膜組件,包括膜殼設置在膜殼內的中心產水管、中心拉桿、單只膜元件,所述膜殼進水的一端設置有原水接頭,出水的一端設置有濃水接頭,所述膜殼進水口一端設置有進水法蘭端蓋,進水法蘭端蓋內側再設置有進水旋流式導流盤和抗應力盤,所述進水法蘭端蓋、進水旋流式導流盤、抗應力盤三者分別與膜殼之間設置密封圈;所述原水接頭穿過所述進水法蘭端蓋與進水旋流式導流盤的輸水孔對接,該輸水孔靠近導流盤的盤邊緣呈切向進水,并且所述輸水孔為弧形孔以產生旋流式布水。所述原水接頭與進水旋流式導流盤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膜殼出水的一端設置有出水法蘭端蓋,出水法蘭端蓋內側再設置有出水旋流式導流盤、抗應力盤,所述出水法蘭端蓋、出水旋流式導流盤、抗應力盤三者分別與膜殼之間設置密封圈,所述濃水接頭穿過所述出水法蘭端蓋與出水旋流式導流盤的輸水孔對接,所述濃水接頭與出水旋流式導流盤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抗應力盤與進、出水旋流式導流盤構成均勻旋流式布水方式。
中心產水管的兩端分別與進、出水旋流式導流盤內側面上開設的臺階頂緊,中心拉桿穿設在中心產水管內腔,且中心拉桿兩端均露出于膜殼之外,中心拉桿與中心產水管之間保留流通間隙,且中心拉桿的一端與中心產水管之間密封,另一端設置與流通間隙導通的透過液接頭。
單只膜元件設置在前后兩抗應力盤之間,中心產水管上開設有數列小孔,經膜元件過濾后的滲透液從數列小孔匯入中心產水管。
進一步地,抗應力盤采用水力學設計,中心與圓周連接的支撐片為弧形,呈輻射狀支撐,此類設計可有效使進水均勻分布到盤面。盤面上采用從中心向四周環形開孔,孔徑由內向外逐漸變大。因為膜元件呈卷式結構,中心向外每一周的膜面積在慢慢擴大(即中心圓周膜面積最小,最外圈圓周膜面積最大),故此設計可使不同部位膜面上承受的進水量趨近一致,使膜元件處于最佳使用性能,并能將進水應力的傳遞與分散。)
進一步地,進、出水旋流式導流盤的所述臺階的內設置中心產水管密封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坤奕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坤奕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228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