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園林工程用起苗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22746.0 | 申請日: | 2017-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746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王立芳;王立貴;王春亮;高大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市怡鑫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6 | 分類號: | A01G23/06;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200 山東省濰坊市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園林工程 用起苗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工程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園林工程用起苗鏟。
背景技術
園林工程是對園林進行設計改造,設計出更加美觀的園林,在改造過程中,起苗鏟是不可缺少的,起苗鏟是用來移植幼苗的,起苗鏟可以更便捷的鏟出幼苗,而且可以很好地保護幼苗,并且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起苗鏟的體積較小,攜帶使用都比較方便。但是,市場上常見的起苗鏟都存在著一系列缺陷,比如起苗鏟在起苗過程中容易傷到幼苗,導致起苗的效率太低,起苗鏟上的泥土難以清理,不夠清潔,起苗鏟的把手位置設計的不夠科學,較為傷手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了園林工程的進行,導致了起苗效率太低,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為此,我們提出一種起苗效率更高的園林工程用起苗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園林工程用起苗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起苗鏟在起苗過程中容易傷到幼苗,導致起苗的效率太低,起苗鏟上的泥土難以清理,不夠清潔,起苗鏟的把手位置設計的不夠科學,較為傷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園林工程用起苗鏟,包括第一把手、工具盒和轉軸,所述第一把手的下方連接有第一拉桿,且第一拉桿的右壁固定有清理鏟,所述工具盒的內部安置有清理鏟,且工具盒的下方設置有加強筋,所述轉軸的上端安裝有加強筋,所述轉軸上固定有轉軸鎖扣,且轉軸鎖扣下端連接有松土器,所述第一把手的背面安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拉桿,且第二拉桿的下方安裝有鏟子,所述第二拉桿的內部固定有伸縮桿。
優選的,所述松土器為旋轉結構,且旋轉范圍為0-180°。
優選的,所述第一把手與第二把手形狀完全一致,且第一把手與第二把手上的形狀呈凹槽狀。
優選的,所述鏟子的形狀為三角形狀,且鏟子的兩側呈鋸齒狀。
優選的,所述第二拉桿為伸縮結構,且伸縮范圍為0-15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園林工程用起苗鏟結構簡單,使用較為便捷,設置有松土器,可以在起苗之前先用松土器對幼苗周圍的泥土進行松動,這樣可以保證在起苗的過程中更為方便快捷,也不會在起苗的過程中由于太用力而傷到幼苗,保證了幼苗的質量,清理鏟可以對松土器與鏟子進行清理,既保證了清潔也保證了不會由于鏟子上沾有泥土太多影響到了起苗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把手的形狀十分吻合手部形狀,可以更好地保護使用者的手部,實用性更加高,鏟子的兩側呈鋸齒狀,鋸齒狀可以更加省力的進行起苗,減輕了起苗的難度,更為便捷,大大提高了起苗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把手,2、第一拉桿,3、清理鏟,4、工具盒,5、加強筋,6、轉軸,7、轉軸鎖扣,8、松土器,9、第二把手,10、第二拉桿,11、鏟子,12、伸縮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市怡鑫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濰坊市怡鑫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227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樹木種植用排水裝置
- 下一篇:一種園林工具的機頭旋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