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反射片、背光模組和顯示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21131.6 | 申請日: | 201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486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曹文樂;劉繼;劉金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龐學哲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射 背光 模組 顯示 單元 | ||
1.一種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反射片本體,所述反射片本體的四角設有拐角過渡結構,反射片本體的中部區域形成平整的底面,反射片本體四邊邊緣部分通過拐角過渡結構形成由反射片本體底面四周傾斜外翹的斜邊,各所述斜邊、拐角過渡結構以及斜邊與反射片本體底面過渡位置處均形成反射弧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斜邊與反射片本體底面過渡位置處設有第一騎線,第一騎線首位連接形成矩形,第一騎線包括若干節交替分布的第一剖切線和第一不斷線,第一騎線在第一剖切線處形成第一通光段,在第一不斷線處形成第一反光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單節所述第一剖切線的長度a’與單節第一不斷線的長度b’的比例b’/a’=0.6~0.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過渡結構包括第二騎線和第三剖切線,第三剖切線呈圓弧狀開設在所述反射片本體的四角,并在反射片本體的四角裁出可與反射片本體拼接形成反射弧面的扇形區域,第三剖切線的一端在反射片本體的邊緣附近形成止點,所述第二騎線沿第一騎線角點到對應反射片本體角點方向設置,第二騎線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剖切線,另一端通過呈V形的第三騎線與第一騎線角點兩側的第一騎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騎線包括若干節交替分布的第二剖切線和第二不斷線,第二騎線在第二剖切線處形成第二通光段,在第二不斷線處形成第二反光段,第三騎線包括若干節交替分布的第三剖切線和第三不斷線,第三騎線在第三剖切線處形成第三通光段,在第三不斷線處形成第三反光段。
6.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線路板、設在所述PCB線路板上的若干LED光源、設在各所述LED光源外側的透鏡以及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本體底面上開設若干透鏡孔,PCB線路板位于反射片本體背側,PCB線路板上的透鏡由透鏡孔穿出至反射片本體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本體底面通過設在透鏡與斜邊之間的雙面背膠與PCB線路板貼合,雙面背膠將反射片本體墊高以遮擋住LED光源發出的部分光線。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包括毗鄰上側第一騎線的上側透鏡、毗鄰下側第一騎線的下側透鏡、毗鄰左側第一騎線的左側透鏡、毗鄰右側第一騎線的右側透鏡以及設在上側透鏡、下側透鏡、左側透鏡和右側透鏡內部區域的一般透鏡,所述上側透鏡到上側第一騎線的距離d上與上側透鏡到反射片本體上側邊緣的距離D上的比值d上/D上=0.25~0.65,所述下側透鏡到下側第一騎線的距離d下與下側透鏡到反射片本體下側邊緣的距離D下的比值d下/D下=0.25~0.65,所述左側透鏡到左側第一騎線的距離d左與左側透鏡到反射片本體左側邊緣的距離D左的比值d左/D左=0.25~0.65,所述右側透鏡到右側第一騎線的距離d右與右側透鏡到反射片本體右側邊緣的距離D右的比值d右/D右=0.25~0.65。
9.一種顯示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中框、設在所述前框上的液晶面板、設在所述中框上的擴散板以及權利要求6-8中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背光模組位于所述擴散板的背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于液晶面板和擴散板之間依次設有擴散片、H-棱鏡片和V-棱鏡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2113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2,6?二乙基?4?甲基苯胺水解反應
- 下一篇:顯示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