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螺旋槳防護單元的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15037.X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268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唐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曉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7/00 | 分類號: | B64C27/00;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螺旋槳 防護 單元 無人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螺旋槳防護單元的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英文縮寫為“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其中螺旋槳時無人機上的關鍵部件,現有的無人機結構中沒有專門對螺旋槳進行防護,在存放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將其損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螺旋槳防護單元的無人機,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螺旋槳防護單元的無人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具有繞其軸線均布的四個支臂,每個支臂的端部均具有螺旋槳,每個支臂上均具有保護單元,所述保護單元包括兩塊側滑板和蓋板,兩個所述側滑板分別位于所述支臂的兩側,每個所述側滑板對應一組相對設置的L型側板,所述L型側板固定于所述支臂的側面,所述側滑板的兩側邊緣限位于所述L型側板內,且能在所述L型側板內上下滑動;
所述蓋板的底部靠近其兩側邊緣處均具有卡槽板,所述卡槽板的下表面具有卡槽,所述側滑板的上沿能伸入所述卡槽內,所述卡槽板能沿所述側滑板的上沿方向前后滑動;
當所述側滑板向上滑動至其上沿高于所述螺旋槳頂部之上時,所述蓋板能向前滑動至位于所述螺旋槳中心軸至所述螺旋槳外側葉片外端之間區域的正上方;當所述側滑板向下滑動至其上沿低于所述螺旋槳底部時,所述卡槽板與所述支臂的表面貼合。
進一步,所述機體的中心處具有中心塊,所述卡槽板的后端伸出所述蓋板的后方,所述中心塊上具有能使所述卡槽板的后端插入的插槽。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結構設計合理,能對螺旋槳進行有效保護,便于無人機的存放和運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中心塊;2-螺旋槳;3-支臂;4-L型側板;5-側滑板;6-卡槽板;7-蓋板;8-插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螺旋槳2防護單元的無人機,包括機體,機體上具有繞其軸線均布的四個支臂3,每個支臂3的端部均具有螺旋槳2,每個支臂3上均具有保護單元,保護單元包括兩塊側滑板5和蓋板7,兩個側滑板5分別位于支臂3的兩側,每個側滑板5對應一組相對設置的L型側板4,L型側板4固定于支臂3的側面,側滑板5的兩側邊緣限位于L型側板4內,且能在L型側板4內上下滑動;
蓋板7的底部靠近其兩側邊緣處均具有卡槽板6,卡槽板6的下表面具有卡槽,側滑板5的上沿能伸入卡槽內,卡槽板6能沿側滑板5的上沿方向前后滑動;
當側滑板5向上滑動至其上沿高于螺旋槳2頂部之上時,蓋板7能向前滑動至位于螺旋槳2中心軸至螺旋槳2外側葉片外端之間區域的正上方;當側滑板5向下滑動至其上沿低于螺旋槳2底部時,卡槽板6與支臂3的表面貼合。
上述結構中的保護單元可在無人機存放和運輸過程中對螺旋槳2形成有效的遮蓋防護。
機體的中心處具有中心塊1,卡槽板6的后端伸出蓋板7的后方,中心塊1上具有能使卡槽板6的后端插入的插槽8。插槽8的設置可將蓋板7的位置固定,避免飛行過程中,蓋板7向前滑動與螺旋槳2碰撞。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曉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曉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150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注塑機狀態識別及異常預警方法
- 下一篇:一種非接觸傳感器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