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缸內線穿缸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13077.0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198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曹國慶;劉淼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費諾金事達電子系統(白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2 | 分類號: | H02G3/02;F02B7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7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線 穿缸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配件,特別涉及一種缸內線穿缸件。
背景技術
現如今,汽車成為廣大人群的首選交通設備,它帶給人更加快捷、迅速的生活,而汽車的售價也是各有不同,種類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汽車賣得貴,有的汽車賣得便宜,這些都有它的原由,在某些方面,或許有的車有它的獨特之處,往往這些就能讓車的身價倍增。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光是配件就有很多,目前,公知的缸內線配件,通過導線與各種不同材料的過盈配合來實現缸內的油不向缸外滲漏,但是這類穿缸件成本高、廢品率高,由于過盈配合配件老化的問題阻油效果越來越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缸內線穿缸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缸內線穿缸件,包括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所述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的表面設置有軸柱,所述軸柱的頂部設置有導線防折凹陷,所述導線防折凹陷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導線孔,所述第一導線孔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阻油端子結構,所述第一導線孔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導線孔,所述第二導線孔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阻油端子結構,所述軸柱的表面設置有密封環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的表面設置有固定釘孔,所述固定釘孔的內部設置有墊片槽,所述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的表面設置有插接器尾部形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軸柱的一端設置有一號倒角,所述一號倒角的一側設置有二號倒角,所述二號倒角的一側設置有三號倒角。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的一端設置有小型弧面,所述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的另一端設置有大型弧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插接器尾部形狀的一端設置有退刀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不僅從制造工藝上節省了大量時間,裝配方便,能夠容易的將其固定在發動機上,節省工時,外觀美觀,阻油效果提高,避免了因配件老化造成阻油效果不顯著的問題,而且大幅度提高成品率,能夠有效的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中:1、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2、軸柱;3、導線防折凹陷;4、第一導線孔;5、第一阻油端子結構;6、第二導線孔;7、第二阻油端子結構;8、密封環凹槽;9、固定釘孔;10、墊片槽;11、插接器尾部形狀;12、一號倒角;13、二號倒角;14、三號倒角;15、小型弧面;16、大型弧面;17、退刀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缸內線穿缸件,包括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1,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1的表面設置有軸柱2,軸柱2的頂部設置有導線防折凹陷3,導線防折凹陷3的表面設置有第一導線孔4,第一導線孔4的內部設置有第一阻油端子結構5,第一導線孔4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導線孔6,第二導線孔6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阻油端子結構7,軸柱2的表面設置有密封環凹槽8,阻油端子結構能夠有效的阻止油的外漏,阻止了虹吸現象,并且密封環凹槽用來防止密封圈,同樣起到防止油的外漏,導線防折凹陷有效的提供空間,避免在發動機震動時使導線折斷。
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1的表面設置有固定釘孔9,固定釘孔9的內部設置有墊片槽10,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1的表面設置有插接器尾部形狀11,通過固定釘孔能夠將穿缸件固定在發動機上,而且插接器尾部形狀可直接安裝接插器護殼,外觀美觀。
軸柱2的一端設置有一號倒角12,一號倒角12的一側設置有二號倒角13,二號倒角13的一側設置有三號倒角14,倒角的設置能夠方便穿缸件安裝在發動機中。
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1的一端設置有小型弧面15,發動機缸內線穿缸件1的另一端設置有大型弧面16,減少材料的使用,避免與其他配件的接觸,相互擠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費諾金事達電子系統(白城)有限公司,未經安費諾金事達電子系統(白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130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