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12784.8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323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剛;楊大兵;段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2 | 分類號: | G01F2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水位 觀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觀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屬于建筑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基坑變形監測工作是建筑工程建設中質量控制的一個關鍵環節,基于深基坑變形的監測預警是現代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加快基坑工程建設速度和提高質量, 減少工程事故必不可少的環節,為避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需對基坑進行變形觀測。在地下水資源豐富或多雨季節等施工的基坑更應加大地下水位監測。由于基坑地下水位監測易受外界條件,如多雨季節、大型設備施工及人工降水等多方面的外界因素干擾,為了準確的反應出基坑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需加大對基坑地下水位的監測頻率,以保證基坑施工的安全性。頻繁的地下水位監測工作將加大監測人員的工作量,更進一步耗費監測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基坑水位觀測裝置因頻繁的地下水位監測工作將加大監測人員的工作量,更進一步耗費監測時間的問題,提供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包括井管、PVC管、無紡布、砂石、萬用表、測繩和測頭,所述井管的外壁設置有所述PVC管,所述PVC管的內側壁設置有所述無紡布,所述井管的底部設置有所述砂石,所述井管的頂部設置有所述萬用表,所述萬用表與所述測繩的一端連接,所述測繩的另一端設置有所述測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測頭的重力為0.2~0.5kg。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測繩有兩根,分別與所述萬用表的正負極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PVC管的直徑為70mm,所述PVC管的管壁設有6~8列濾水孔,縱向孔距50~100mm,相鄰兩列的孔交錯排列,呈梅花狀布置。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是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該裝置作業時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滿足基坑監測規范的精度要求,解決了現有的基坑水位觀測裝置因頻繁的地下水位監測工作將加大監測人員的工作量,更進一步耗費監測時間的問題。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井管;2、PVC管;3、無紡布;4、砂石;5、萬用表;6、測繩;7、測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包括井管1、PVC管2、無紡布3、砂石4、萬用表5、測繩6和測頭7,井管1的外壁設置有PVC管2,PVC管2的內側壁設置有無紡布3,井管1的底部設置有砂石4,井管1的頂部設置有萬用表5,萬用表5與測繩6的一端連接,測繩6的另一端設置有測頭7。
測頭7的重力為0.2~0.5kg,保證了測繩的直線度。
測繩6有兩根,分別與萬用表5的正負極連接,便于將測頭分別接入測繩另外一端。
PVC管2的直徑為70mm,PVC管2的管壁設有6~8列濾水孔,縱向孔距50~100mm。相鄰兩列的孔交錯排列,呈梅花狀布置,以保證封孔質量。
該裝置是一種基坑水位觀測裝置,當需要用該裝置時,①成孔:水位觀測孔采用清水鉆進,鉆頭的直徑為Φ130,沿鉛直方向鉆進。在鉆進過程中,應及時、準確地記錄地層巖性及變層深度、鉆進時間及初見水位等相關數據;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停鉆,及時將鉆孔清洗干凈,檢查鉆孔的通暢情況,并做好清洗記錄。
②井管加工:井管的原材料為內徑Φ70、管壁厚度為2.5的PVC管。為保證PVC管的透水性,在PVC管下端0~4m范圍內加工蜂窩狀Φ8的通孔,并包土工布濾網,井管的長度比初見水位長6.5m。
③井管放置:成孔后,經校驗孔深無誤后吊放經加工且檢驗合格的內徑Φ70的PVC井管,確保有濾孔端向下;水位觀測孔應高出地面0.5m,在孔口設置固定測點標志,并用保護套保護;④回填礫料:在地下水位觀測孔井管吊入孔后,應立即在井管的外圍填粒徑不大于5mm的米石;⑤洗井:在下管、回填礫料結束后,應及時采用清水進行洗井。洗井的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供水水文地質鉆探與鑿井操作規程》(CJJ13)的有關規定。并做好洗井記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127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型智能音叉式物位計
- 下一篇:尿素液位超聲波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