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接觸式線帶磨削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11801.6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27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璐江;王喆;魏曉鵬;張樹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0 | 分類號: | B24B27/00;B24B55/0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 地址: | 30019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線帶 磨削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削加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加工脆性材料以及不耐熱材料的接觸式線帶磨削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航空、航天、汽車,摩托車以及輕工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諸如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和結構鋼等金屬材料以及工程陶瓷等非金屬材料的應用及其加工技術已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制造商和材料專家學者們的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眾所周知,金屬材料具有優良的性能,然而其機械加工時,由于其具有的某些機械物理性能特點使其加工工藝性差、加工成本高。由于磨削加工往往是機械加工產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其加工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最終質量和性能,因此面對現代工業發展對金屬材料表面加工質量、精度、完整性和成本等提出的更高要求,傳統的磨削方式主要是砂帶磨削。
砂帶磨削幾乎能用于加工所有的工程材料,作為在先進制造技術領域有著“萬能磨削”和“冷態磨削”之稱的新型工藝,砂帶磨削已成為與砂輪磨削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現階段砂帶磨削金屬材料工藝主要是指將環形的砂帶放置到張緊輪以及接觸輪的外圓上面,一定狀態下,使旋轉中的砂帶與待加工工件的加工表面進行緊密接觸,在壓力作用下,利用這種摩擦力對金屬材料進行磨削。砂帶為單層磨粒涂復磨具,當磨削開始時,只有處于磨屑空間的少數磨粒參加切削,從而引起少量磨粒過載,在切削刃頂端崩刃、破裂或脫落。
此外,砂帶磨削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諸多不足:由于砂帶采用織物或紙為基帶,強度較低,無法進行高速磨削、強力磨削。砂帶是閉環運行,長度受到限制,需要頻繁換帶。同時為避免加工時砂帶跑帶,砂帶磨削中的壓磨輪往往做成紡錘狀,對加工精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高速重載超寬加工的接觸式線帶磨削加工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接觸式線帶磨削加工裝置,包括有設置在床身前側的用于支撐和移動被磨削工件的支撐單元,還設置有位于支撐單元上面且固定在床身前側面上的倒三角形支架,用于對被磨削工件進行磨削的磨削機構,以及設置在床身前側面上的用于對磨削機構進行降溫的冷卻機構,所述的支撐單元包括有設置在所述冷卻機構的冷卻液回收槽上的用于帶動被磨削工件垂直移動的垂直移動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垂直移動機構上的用于帶動被磨削工件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機構,所述的磨削機構包括有由數根獨立的金剛石線空間排布構成的金剛石線帶和設置在倒三角形支架上用于支撐并驅動金剛石線帶對被磨削工件進行磨削的收放線機構。
所述的垂直移動機構包括有工作臺和呈對角線狀的分別設置所述冷卻液回收槽前后兩個側邊上的兩個垂直電機,所述兩個垂直電機的輸出軸上分別各連接一個垂直絲杠,所述工作臺上對應兩個所述的垂直絲杠形成有內螺紋,并通過所述的內螺紋與兩個所述的垂直絲杠螺紋連接,所述冷卻液回收槽前后兩個側邊上還呈對角線狀的分別各設置有一個貫穿工作臺的導柱,每一個所述的導柱與位于冷卻液回收槽同一側邊上的垂直絲杠為并排且平行設置。
所述的水平移動機構包括有沿前后方向平行設置在垂直移動機構中的工作臺上的兩條導軌,安裝在所述兩條導軌上并能夠沿所述兩條導軌前后移動的用于安置被磨削工件的滑塊,所述滑塊通過形成在中部的前后貫通的內螺紋連接有水平絲杠,所述水平絲杠的前端連接設置在所述工作臺前側邊上的水平電機,所述水平絲杠的后端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工作臺的后側邊上。
所述的倒三角形支架包括有:倒三角形側架,分別一體連接在所述倒三角形側架的三個角上的三個結構相同用于支撐收放線機構的軸承環,以及一端連接倒三角形側架,另一端連接所述床身前側面上的三個固定架,所述的三個固定架結構相同,均為L形結構,其中,三個L形結構的長邊垂直連接在三角形側架的三個邊的中部,三個L形結構的短邊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床身的前側面上。
所述的收放線機構包括有左集線輪、右集線輪和壓磨輪,所述左集線輪、右集線輪和壓磨輪的一端分別對應連接在形成于三角形側架水平邊的左端和右端的軸承環內,所述左集線輪、右集線輪和壓磨輪的另一端分別通過軸承連接在床身前側面上,所述床身后側面上對應所述的左集線輪、右集線輪和壓磨輪分別各設置有一個左集線輪電機、右集線輪電機和壓磨輪電機,所述左集線輪電機、右集線輪電機和壓磨輪電機的輸出軸分別貫穿所述床身與設置在所述床身前側面上的左集線輪、右集線輪和壓磨輪相連接,所述金剛石線一端纏繞在左集線輪上,另一端經過壓磨輪纏繞到右集線輪上,壓磨輪壓在由所述金剛石線形成的金剛石線帶上,使金剛石線帶與工件表面接觸并摩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118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降溫圖案不易磨損的人造革
- 下一篇:加乘對內層汗水的虹吸作用防滑人造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