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限位裝置的茶壺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9115.5 | 申請日: | 201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232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葉進;何稼靜;鐘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進;何稼靜;鐘梁 |
| 主分類號: | A47G19/14 | 分類號: | 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創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0 | 代理人: | 鐘武平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限位 裝置 茶壺 | ||
本實用新型一種帶限位裝置的茶壺屬于茶具領域,它包括壺身主體、發熱裝置、發熱裝置限位圈、密封圈、發熱盤固定架、外殼,所述壺身主體有耐熱玻璃制成且上下為通孔式設計,發熱裝置的外周包裹有密封圈,發熱裝置及密封圈的上半部貼合壺身主體的下孔邊緣,發熱盤固定架通過螺釘緊固在發熱裝置的底部,發熱盤固定架的內側緊貼壺身主體下部的外側,其特征是:還包括一發熱裝置限位圈,發熱裝置限位圈的底部開設有與密封圈相匹配的坑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裝發熱裝置限位圈后,能夠防止發熱裝置在裝配或使用時的脫出,同時,發熱裝置與壺身主體的結合處采用密封圈,避免了過去采用液體硅膠晾干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帶限位裝置的茶壺屬于茶具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帶限位裝置的茶壺,該限位裝置有效防止茶壺底部的脫落。
背景技術
茶壺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通常采用陶泥燒結而成,這種茶壺用于泡茶,其效果尤為明顯。但對于諸如黑茶等一些最好通過煮茶才能達到最大效果的茶葉而言,這種茶壺的作用就顯得不足,其原因在于這種茶壺不適用直接加熱烹煮,直接加熱烹煮不僅會對茶壺整體外觀造成損傷,更有可能使得茶壺破裂。
為此,市面上出現了另外一種適用于加熱烹煮的茶壺,這種茶壺一般由耐熱玻璃制成的壺身輔以電熱裝置、溫控裝置等組裝而成。這種茶壺的組裝一般是電熱裝置及溫控裝置安裝在壺身底部預留的孔洞,并輔以液體硅膠粘連邊緣,而后放置24小時以上晾干,但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硅膠在高溫加熱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老化收縮等現象,從而導致電熱裝置從壺身底部脫落,使得茶壺損壞無法繼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新型帶限位裝置的茶壺,該茶壺區別于現有產品,限位裝置不僅可以防止電熱裝置從壺身底部脫落,更能一定程度上延緩壺身與電熱裝置結合處的老化收縮。
為解決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帶限位裝置的茶壺包括壺身主體、發熱裝置、發熱裝置限位圈、密封圈、發熱盤固定架、外殼,所述壺身主體有耐熱玻璃制成且上下為通孔式設計,發熱裝置的外周包裹有密封圈,發熱裝置及密封圈的上半部貼合壺身主體的下孔邊緣,發熱盤固定架通過螺釘緊固在發熱裝置的底部,發熱盤固定架的內側緊貼壺身主體下部的外側,還包括一發熱裝置限位圈,發熱裝置限位圈的底部開設有與密封圈相匹配的坑槽,所述發熱裝置限位圈由兩卡扣式連接的半圓鐵環組成,半圓鐵環A的一端設置有卡位A,另一端設置有扣位A,半圓鐵環B相對于卡位A的一端設置有扣位B,相對于扣位A的一端設置有卡位B。
優選的,為使發熱裝置與密封圈結合得更為緊密,所述密封圈下部內側設置有與發熱裝置相匹配的坑槽。
優選的,為減少發熱盤固定裝置與壺身主體之間的摩擦,還包括一減震圈,所述減震圈設置在發熱盤固定架與壺身主體之間。
優選的,還包括一外殼,所述外殼安裝在發熱盤固定架的外側且與發熱盤固定架相貼合。
優選的,還包括一濾網裝置,所述濾網裝置的上部處于壺身主體的壺口,下部幾近貼合發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裝發熱裝置限位圈后,能夠防止發熱裝置在裝配或使用時的脫出,同時,發熱裝置與壺身主體的結合處采用密封圈,避免了過去采用液體硅膠晾干的情況。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附圖2密封圈與發熱裝置結合示意圖。
附圖3為半圓鐵環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發熱裝置限位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進;何稼靜;鐘梁,未經葉進;何稼靜;鐘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91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濾網
- 下一篇:一種不拆卸電源線、可放置工具的便攜式電飯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