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魚類捕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8130.8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93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成仁 |
| 主分類號: | A01K69/08 | 分類號: | A01K6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賀 |
| 地址: | 323500 浙江省麗水***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類 捕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捉工具,尤其是一種用于魚類捕捉的工具。
背景技術
魚是生活在河里、池塘里的生物,在池塘會采用漁網,在河里會采用魚兜進行捕撈,這種方式效率低,而且需要人工去捕捉,比較費時費力;市面上急需一款可以不用人工去捕捉就能夠抓住魚的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夠無需人工撒網或魚兜進行捕撈的魚類捕捉器,滿足了人們省時省力就能捕捉到魚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魚類捕捉器,包括箱體,箱體包括帶有上、下開口的筒壁,筒壁的上開口和下開口分別通過上蓋和下蓋封閉,筒壁上開有通口,通口上安裝有封閉通口的魚類單向通過件,魚類單向通過件包括片拌件一和片拌件二,片拌件一包括固定在上蓋上的固定片一和固定在下蓋上的固定片二,固定片一和固定片二之間固定有張緊的魚網一,片拌件二包括固定在上蓋上的固定片三和固定在下蓋上的固定片四,固定片三和固定片四之間固定有張緊的魚網二,片拌件一和片拌件二之間呈夾角并形成外開口和內開口,外開口到內開口逐漸變小,當魚類通過內開口到達箱體空腔時、魚網一及魚網二受力變化再恢復,箱體空腔處固定有魚餌盛放盤。這里魚類單向通過件的作用是,可以使魚鉆進到箱體空腔后,鉆不出來;這里片拌件一和片拌件二呈錐形,可以方便魚通過大的外開口游到內開口處在從內開口處鉆入箱體空腔內,由于魚的大于內開口的大小,所以魚不能從箱體空腔處鉆出;這里魚餌盛放盤的作用是,在盛放盤內盛放魚飼料,用于吸引魚通過魚類單向通過件來吃,從而捕捉到魚。
進一步完善,筒壁的截面呈正四方形,筒壁的四個面部上都開有通口且各通口都安裝固定有封閉通口的魚類單向通過件。這里筒壁呈正四方形,有四個面部,可以提高抓捕魚的效率。
進一步完善,筒壁的面部由不透水基板和網格板組成,不透水基板上開有通孔,網格板蓋合封閉住通孔并固定在不透水基板上,各通口都開在網格板上。這里面部采用不透水基板、網格板的作用是,可以讓水順暢的通過網格板,從而使魚類捕捉器可以方便的放置在水里,也可以保持箱體空腔內水流的通暢,使被抓住的魚不至于缺氧死亡,還可以便于位于水中的魚看到盛放盤內的魚餌,從而可以方便引誘魚通過魚類單向通過件來覓食,進而提高捕魚效率。
進一步完善,下蓋的底面四角固定有支撐柱。這里支撐柱的作用是,提高魚類捕捉器放置在基面上時的穩定性。
進一步完善,下蓋的中心位置固定有配重塊。這里配重塊的作用是,在魚類捕捉器放置在河里時,豎向放置的魚類捕捉器由于重心高,容易被水流沖倒,配重塊可以降低魚類捕捉器的重心,從而使魚類捕捉器更穩定。
進一步完善,魚餌盛放盤采用透明材質。這里魚餌盛放盤為透明材質的作用是,魚能夠方便看到魚餌,從而魚能夠方便、高效的被吸引過來覓食,進而更容易捕捉到魚。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利用魚類單向通過件及魚餌盛放盤可以方便魚類鉆入到箱體空腔內而不能夠從魚類單向通過件中游出,從而可以在無人工捕撈的情況下就能方便對魚類的捕捉,抓取魚類方便,無需人工守候,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掉網格板時的立體圖二;
圖3為圖2的B方向視角視圖;
圖4為圖1的A方向視角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流程圖。
附圖標記說明:箱體1,筒壁1-1,面部1a,不透水基板1a-1,通孔1a-1a,網格板1a-2,通口1-1a,上蓋1-2,下蓋1-3,魚類單向通過件2,片拌件一2-1,固定片一2-1a,固定片二2-1b,魚網一2-1c,片拌件二2-2,固定片三2-2a,固定片四2-2b,魚網二2-2c,外開口a,內開口b,魚餌盛放盤3,支撐柱4,配重塊5,魚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成仁,未經劉成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81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