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以計量孔道內漿體重量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7733.6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48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蘇永華;王樂然;趙欣欣;劉文薦;高策;尹京;石秋君;董振升;崔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吳橋厚德建筑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2 | 分類號: | E04G21/12;G01G1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以 計量 孔道 體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孔道壓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以計量孔道內漿體重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孔道壓漿是梁體建設過程中非常普遍的一種施工方法,其不僅可以保護鋼絞線不生銹,延長結構使用年限,同時還可以作為媒介,在鋼絞線松弛后,向梁體傳遞一部分應力。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孔道壓漿飽滿、密實,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現壓漿飽滿,同時施工工人也往往不遵守操作范圍而導致壓漿不夠密實,而作為檢查人員,如果不在現場監督便無法考證施工工人是否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過計量孔道排出漿體的重量從而可以精確計量孔道內漿體重量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以計量孔道內漿體重量的裝置,其包括設置在梁體入料管與出料管下方的稱量裝置以及處理器,所述稱量裝置包括料箱以及設置在料箱下方的重量傳感器,所述入料管、出料管通過管路與所述料箱相連通,在所述出料管上設置有出料閥門。
本實用新型所述重量傳感器連接有電控箱,在所述電控箱內設置有無線發射模塊,所述重量傳感器與無線發射模塊相連接,在所述處理器上設置有用于接收無線發射模塊發出信號的無線接收模塊。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排料口上設置有排料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在排料口與出料管下方設置有稱量裝置,可以精確稱量孔道內排出的漿體重量,同時壓漿機的壓漿重量可以由壓漿機測出,通過計算兩個重量的差值即可精確得出孔道內漿體的重量,同時在壓漿過程中可進行排氣的工作,保證孔道內壓漿飽滿、密實。稱量裝置測出的重量通過無線發射模塊與處理器連通,可將感應重量上傳至處理器,由處理器進行計算和記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檢查處理器的記錄與孔道數量進行對比,防止施工工人不規范工作,保證孔道壓漿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1-梁體、2-孔道、3-入料管、4-排料口、5-料箱、6-重量傳感器、7-電控箱、8-出漿管道、9-出料管、10-排料閥門、11-出料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梁體1、設置在梁體1內的孔道2、設置在孔道2一端的入料管3、設置在所述入料管3上并且出口向上的排料口4、設置在孔道2另一端的出料管9、設置在入料管3與排料口4下方的稱量裝置以及處理器,所述稱量裝置包括料箱5以及設置在料箱5下方的重量傳感器6,所述入料管3、排料口4通過管路與所述料箱5相連通,在所述出料管9上設置有出料閥門11。所述重量傳感器6連接有電控箱7,在所述電控箱7內設置有無線發射模塊,所述重量傳感器6與無線發射模塊相連接,在所述處理器上設置有用于接收無線發射模塊發出信號的無線接收模塊。在所述排料口4上設置有排料閥門10。排料口4向上設置,可以防止其在時對壓漿質量產生影響,同時漿體需要一定壓力才能能排料口4排出,有利于順利排出孔道內的空氣,保證壓漿質量。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入料管3與壓漿機的出漿管道8連接,將排料閥門10與出料閥門11關閉,打開壓漿機向孔道2內壓漿,當孔道內的壓力到達0.6Mpa時,壓漿機停止工作,打開排料閥門10與出料閥門11進行排漿或排氣,排出的漿體通過管路進入到料箱5,當冒出的漿體飽滿并且密實后,再次關閉排料閥門10與出料閥門11,重量傳感器6記錄料箱內重量變化,處理器控制進行數據上傳,繼續向孔道2內壓漿,當壓滿后,壓漿機保壓3分鐘,完成壓漿工作,處理器控制重量傳感器6數據清零,為下一輪稱量做準備。在這個工作過程中,壓漿機可以測量其壓出漿體的總重量,處理器通過計算壓漿機出漿總重量減去重量傳感器6記錄的重量即為孔道2內的漿體重量。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精確測算孔道內漿體重量,可以有效保證孔道內漿體填充飽滿、密實。同時具備數據記錄功能,可以通過查閱歷史數據,可以了解工人是否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工作,有效約束工人工作,保證工作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吳橋厚德建筑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吳橋厚德建筑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77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