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耳機式遠紅外連續耳溫測量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2686.6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042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肖殿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殿清 |
| 主分類號: | A61B5/01 | 分類號: | A61B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李瑩瑩 |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組件 光敏 耳塞 乳膠 保溫環 人體外耳道 保溫腔 本實用新型 終端設備 測量儀 耳機式 遠紅外 受外界環境 數據輸出線 連續測量 體溫數據 通信連接 無線傳輸 塞入 外壁 測量 傳輸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機式遠紅外連續耳溫測量儀,包括耳塞、乳膠保溫環和用于連續測量耳膜溫度的光敏測量組件;光敏測量組件安裝在耳塞內,乳膠保溫環套設在耳塞的外壁上;耳塞塞入人體外耳道內時,乳膠保溫環和人體外耳道以及耳膜之間形成一保溫腔,所述光敏測量組件位于所述保溫腔內,所述光敏測量組件與終端設備通過耳溫數據輸出線相連接或與終端設備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光敏測量組件設置在乳膠保溫環內,可在人體外耳道以及耳膜之間形成的一個穩定的保溫腔內,使得光敏測量組件處于35℃?40℃的最佳工作環境內,使得測量的體溫數據更加準確,不受外界環境影響;耳溫數據的傳輸通過有線和無線傳輸,方便患者根據情況進行選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溫儀,特別涉及一種耳機式遠紅外線非接觸式且能夠連續進行耳溫測量的耳溫儀。
背景技術
目前,醫用體溫測量儀器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水銀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又分為熱敏電阻接觸式體溫計和遠紅外線非接觸式體溫計。體溫測量的位置一般為肛門內、口腔內、腋下和耳膜。水銀體溫計由于安全原因已面臨全面禁用。
在電子體溫計類別中,熱敏電阻式體溫計精度高、誤差小,臨床應用廣泛,位置上多采用腋下測量。由于肛內和口腔測溫易于交叉感染,消毒要求嚴格,故臨床上較少采用。腋下測量一般需要接觸緊密,測量時間5min以上。
遠紅外測溫方式是非接觸式,儀器工作時不需要接觸人體,測量時長一般1-2秒內即可完成,使用非常方便,但缺點是儀器對工作環境的溫度要求較為嚴格(16-40℃),其它環境因素如風等也對測量結果有所影響。另一方面,遠紅外測量結果與實際溫度相比,需要用復雜的算法對顯示數值進行補償,因此,溫度標定與調值較為困難。
目前,國際上尚無成熟的連續測溫的技術方案。
體溫是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體征。人體的中心溫度處于肺動脈位置,由于這個溫度點處于人體內部,因此,無法進行實際測量。在日常應用上,最接近中心溫度的測量點是肛內,次之是口腔內,然后是腋下。這三種測量點傳統上采用接觸式測量計,所以熱敏電阻式體溫計較多的被臨床應用。
耳膜是最靠近腦垂體的一個體內測溫點,理論上也是較為接近人體中心溫度的點,由于該點不能采用接觸式體溫計直接測量,因此,過去臨床上很少采用。但是隨著紅外測溫技術的成熟,非接觸式紅外耳溫儀逐漸被例臨床重視和應用。
現有的電子體溫計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接觸式電子體溫計一般采用熱敏電阻測量,用于測量肛內、口內及腋下的體溫。由于肛內和口腔易于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臨床上多不采用這兩個測量點。腋下位置易于測量,但需要緊密接觸,耗時長,因此對于兒童和垂危病人以及手術中的患者測量比較困難。非接觸式電子體溫計一般采用遠紅外線測溫技術,測量位置為額頭和耳膜。優點是測量時間短(1-2秒),缺點是儀器工作時對環境溫度要求苛刻(16-40℃),測量時患者周邊環境因素也對測量結果影響較大,在環境溫度與耳內溫度差異較大時不能連續工作。因此,在臨床上多用于對發熱患者進行初級篩查,醫生再根據經驗進行判斷。
在實際臨床上,目前的體溫測量方式尚不能解決的痛點有以下幾類:1)方便嬰幼兒使用的耳溫計;2)方便、準備、自適應環境溫度限制的耳溫計;3)連續測溫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耳機式遠紅外連續耳溫測量儀。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耳機式遠紅外連續耳溫測量儀,包括耳塞、乳膠保溫環和用于連續測量耳膜溫度的光敏測量組件;
所述光敏測量組件安裝在所述耳塞內,所述乳膠保溫環套設在所述耳塞的外壁上;所述耳塞塞入人體外耳道內時,所述乳膠保溫環和人體外耳道以及耳膜之間形成一保溫腔,所述光敏測量組件位于所述保溫腔內,所述光敏測量組件與終端設備通過耳溫數據輸出線相連接或與終端設備通信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殿清,未經肖殿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26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