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極板排上部固定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2425.4 | 申請日: | 201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765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合目;王新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艾尼科環保技術(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C3/86 | 分類號: | B03C3/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極板 上部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行業靜電除塵器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極板排上部固定梁裝置。
背景技術
在靜電除塵器中,極板排通常是由幾塊極板通過扣合而形成的大塊片狀結構,為了確保極板排的強度,便于極板排的懸掛,需要在極板排上端部安裝一個上部固定梁,目前上部固定梁通常是由鋼板剪成板條,再通過幾套不同的專用模具進行折彎、校直和鉆孔而形成封閉截面類似蝌蚪狀的固定梁,固定梁下部為雙層鋼板,安裝時夾持住極板排,在固定梁加工過程中,由于折彎、矯形等多種因素,往往造成雙層鋼板間隙過大,增大了固定極板排螺栓的負荷。同時,由于固定梁是通過折彎形成,頂部不能形成平面而呈圓弧狀,影響了栓釘(3)與固定梁頂部的接觸和焊接。由于此種結構加工周期長,工序復雜,加工工作量大,而且加工需要大型的設備,因此直接影響生產進度和產品的質量。因此在必要采用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取代現有不合理的極板排上部固定梁的生產工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階段極板排上部固定梁加工工序長、加工工作量大、設備投入多等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極板排上部固定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極板排上部固定梁裝置,包括矩形管、連接板、栓釘,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是由鋼板加工而成的帶槽形缺口的板狀結構,板上的小孔是連接板與極板排的螺栓連接孔,連接板的上平面與矩形管的下平面焊接形成整體的結構,矩形管的上平面焊接若干個栓釘,作為極板排清灰振打部件的定位銷。
所述矩形管是一根無縫管,具有一定的強度,兩端孔是吊掛用的安裝孔,其中一端為橢圓孔,便于安裝。
所述連接板是由鋼板加工的板條結構,中間槽口及小孔由模具沖壓而成,槽口的間距由極板的寬度決定。
所述連接板與矩形管組裝時,其中心要稍微偏離矩形管的中心,確保與連接板相連后的極板排處于矩形管的中心面上。
所述栓釘為圓鋼結構,兩端倒角,一端焊接在矩形管上表面的中心線上,確保與矩形管的上表面保持垂直,下端的焊縫不宜過大,以滿足焊接強度為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極板排上部固定梁裝置結構簡單,各部分均為成型的材料,經過簡單的加工即可完成,利用自制的工裝即可完成各部分的組焊工作,如果預先采取反變形措施或優化焊接順序,可大大減少焊接變形的發生,降低后期校直矯形的工作量。本裝置采用連接板與極板排連接,可適合多種極板排的安裝,實用性廣,同時栓釘直接焊在矩形管的上平面上,增大了接觸面積,提高了焊接強度。由于制作過程不需要投入大型的設備,生產周期短,工序少,因而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容易保證。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圖2是矩形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栓釘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矩形管;2、連接板;3、栓釘。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方案提供的一種極板排上部固定梁裝置,所述矩形管1是固定梁主要承重部件,承受極板排的重量及頂部振打部件的振打力,是由成型的方管組成,具有一定的強度,矩形管1的一端為圓孔,另一端為橢圓孔,此為矩形管1的吊掛連接孔,橢圓孔是便于安裝調節使用;所述連接板2是固定梁與極板排的連接構件,由鋼板加工而成,中間的槽形缺口為兩塊極板扣合后的擋風槽位置,槽口之間的小孔為連接板2與極板排的螺栓連接孔,槽形缺口與小孔均為成型模具沖壓而成;所述栓釘3是極板排清灰振打部件安裝定位銷,由圓鋼加工而成。組裝時將矩形管1和連接板2放在自制的焊接工裝內,通過反變形的方式將矩形管1和連接板2壓緊,按照一定的焊接順序進行間斷焊,焊接完成待冷涼后取下工件進行校直,將栓釘3放在矩形管1上平面指定的位置,確保栓釘3與上平面處于垂直狀態后進行焊接,焊縫的高度不宜過大,以不影響振打部件的安裝為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艾尼科環保技術(安徽)有限公司,未經艾尼科環保技術(安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24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