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生態滅蚊蟲的市政滅蚊路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1851.6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96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邱榮良;黃文斌;蔣學慧;俞彬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景華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33/00 | 分類號: | F21V33/00;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嘉興永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滅蚊 市政 路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滅蚊路燈設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生態滅蚊蟲的市政滅蚊路燈。
背景技術
夏季蚊蟲較多,城市中又不方便大量噴灑滅蚊藥劑,因此治理蚊蟲災害一直依靠普通家庭自備滅蚊設備,但公眾場合如公園、道路兩側等依然是蚊蟲的天然繁殖基地,夏季蚊蟲嚴重的阻礙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因此蚊蟲治理依然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市面上已經出現部分路燈帶有滅蚊功能,但現有的滅蚊路燈由于結構設計不合理,使得殺死的蚊蟲尸體難以被收集,容易落到市民身上,非常的不衛生,而且該類滅蚊路燈采用的揮發性藥劑和粘紙都需要經常更換,增加了道路維護人員的工作量,因此未能大量應用,如果能夠發明一種使用便捷、維護工作量小、滅蟲效率高、對城市植物生態影響小的新型市政滅蚊設備就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可生態滅蚊蟲的市政滅蚊路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生態滅蚊蟲的市政滅蚊路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生態滅蚊蟲的市政滅蚊路燈,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上端設置有連接座,且連接座安裝在路燈桿上,所述殼體的下端設置有照明燈安裝座,且照明燈安裝座的下端設置有照明燈,所述殼體的中間通過導向板隔離出進風流道和兩個收集槽,且收集槽的側壁設置有滅蚊電極,所述殼體的上端設置有風機,且殼體在對應每個收集槽的上方處設置有連接風機進風口的進風孔,所述殼體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半圓形的上擋雨板,且上擋雨板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出風流道,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用于連接出風流道和風機出風口的風機出口過濾板。
優選的,所述照明燈安裝座的下端設置有與照明燈匹配的下擋雨板,且照明燈安裝座的上端涂覆有與紫外燈管匹配的反光層。
優選的,所述收集槽的下端設置有排水孔,且收集槽在排水孔上方一至三厘米處設置有防止蚊蟲尸體堵塞排水孔的多孔板。
優選的,所述進風流道內設置有用于控制滅蚊部件在環境適宜蚊蟲繁殖的溫濕度下開啟滅蚊的溫度檢測傳感器和濕度檢測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上擋雨板的截面為半圓形,且進風口的開口處向進風流道傾斜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裝置工作時,首先利用紫外燈管吸引蚊蟲,風機間隙性的將進風流道附近的蚊蟲吸入收集槽內,利用收集槽內的滅蚊電極將蚊蟲消滅,蚊蟲尸體將由收集槽進行收集,并且收集槽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孔,防止霜露和雨水聚集在收集槽內,采用本裝置能夠實現無公害自動滅蚊,不影響城市綠植生態,耐候性好,不易發生故障,因此維護工作量小,僅需三至五年清理一下收集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殼體內部元件的結構剖視圖。
圖中:1殼體、2連接座、3路燈桿、4照明燈、5照明燈安裝座、6上擋雨板、7風機、8風機出口過濾板、9滅蚊電極、10進風孔、11紫外燈管、12進風流道、13下擋雨板、14排水孔、15導向板、16收集槽、17出風流道、18多孔板、19溫度檢測傳感器、20濕度檢測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可生態滅蚊蟲的市政滅蚊路燈,包括殼體1,殼體1的上端設置有連接座2,且連接座2安裝在路燈桿3上,殼體1的下端設置有照明燈安裝座5,且照明燈安裝座5的下端設置有照明燈4,殼體1的中間通過導向板15隔離出進風流道12和兩個收集槽16,且收集槽16的側壁設置有滅蚊電極9,殼體1的上端設置有風機7,且殼體1在對應每個收集槽16的上方處設置有連接風機7進風口的進風孔10,殼體1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半圓形的上擋雨板6,且上擋雨板6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出風流道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景華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景華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18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徑向擠壓防水結構
- 下一篇:水玻璃溶解余熱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