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綠色建筑的管道通風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0809.2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093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玲;張剛;張麗娟;高喜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F7/08 | 分類號: | F24F7/08;F24F13/28;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黃杭飛 |
| 地址: | 2211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建筑 管道 通風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管道通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綠色建筑的管道通風設備。
背景技術
綠色建筑的室內布局十分合理,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
通風管道是為了使空氣流通,降低有害氣體濃度的一種市政基礎設施。但是現在的通風裝置的耗電量非常的大,不符合綠色建筑的理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綠色建筑的管道通風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綠色建筑的管道通風設備,包括組合風機和第一組合風道,所述組合風機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一組合風道,所述組合風機的另一側固定連接第二組合風道,所述第一組合風道遠離組合風機一端的一側固定連接室外出風道,所述第一組合風道遠離組合風機一端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室外進風道,所述第二組合風道遠離組合風機一端的一側固定連接室內進風道,所述第二組合風道遠離組合風機一端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室內出風道,所述第二組合風道的兩側焊接有第一連桿,所述室內進風道和室內出風道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連桿。
優選的,所述組合風機靠近第二組合風道的一側焊接有過濾網,所述組合風機的風機保護殼的內部安裝有若干臺風機,所述風機之間安裝有蓋板。
優選的,所述室外進風道的上表面安裝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上方同過支架安裝有第一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室外進風道的側面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有第二太陽能光伏板。
優選的,第二組合風道的外表面通過粘和劑粘和有密封層,所述第二組合風道的風道外殼的內腔通過螺釘固定安裝有加強架,所述加強架的本體切割有若干個通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安裝件。
優選的,所述第一組合風道的兩側對稱焊接有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遠離第一組合風道的一端焊接有安裝件。
優選的,所述第一組合風道和第二組合風道的內部通過隔板分為進風道和出風道且一一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綠色建筑的管道通風設備,通過太陽能光伏板和蓄電池,實現了整個裝置的自行供電,太陽能光伏板產生電力供給組合電機使用,若電力產生過多還可以存放在蓄電池中,當下次電力供應不足時可以補給裝置使用,同時通過第一太陽能光伏板和第二太陽能光伏板的配合,實現最大效率的太陽能的利用,節省電力,達到綠色建筑的標準,通過組合風機,實現了室內室外的空氣交換,提高室內的空氣質量,若干臺風機分別作用與不同的風道,加速氣流,加快空氣的循環,通過分離式的進風道和出風道,實現了高效率的室內通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室內的空氣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室外進風道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風機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組合風道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室外出風道、2室外進風道、21第一太陽能光伏板、22蓄電池、23第二太陽能光伏板、3第一組合風道、31密封層、32風道外殼、33加強架、4第三連桿、5組合風機、51風機、52蓋板、53風機保護殼、54過濾網、6第二組合風道、7室內出風道、8室內進風道、9第一連桿、10安裝件、11第二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08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