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400765.3 | 申請日: | 2017-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096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文東;李修平;郭俊祥;張獻國;張云江;李大林;楊慶;王繼馨;王立楠;周雪松;王翠;周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04 | 分類號: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4000 ***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紋枯病病部 取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
背景技術
水稻紋枯病又叫云紋病。發病時期從苗期延伸到穗期,發病部位一般在葉鞘以及葉片處,紋枯病的發生會影響水稻的生長,為了鑒定水稻的染病程度同時研究水稻染病的機制,為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支撐,需要在發病時期以及發病的后期對發病部位進行及時取樣,現有專利中還沒有專門針對水稻的病部取樣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目前農業領域紋枯病采樣不便捷問題,提出一種能夠快捷使用而且不沾染試樣的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包括下壓板、切割筒、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螺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上壓板、切割筒、收集筒和彈簧組成。
所述的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下部為下壓板,下壓板上部連接有切割筒,所述的下壓板上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經過螺桿連接在一起,螺桿兩邊分別設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將螺桿固定在下壓板上;所述的第二通孔位于上壓板上,所述的上壓板上連接有切割筒,所述的切割筒上方連接有收集筒,所述的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連接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發明的裝置取樣便捷,填補了原有水稻病部取樣裝置的空白。
2. 本實用新型發明的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攜帶,所采集的樣本可以儲存在收集筒中,避免了攜帶過程中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分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實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一種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包括下壓板1、切割筒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螺桿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上壓板8、切割筒9、收集筒10和彈簧11組成。
所述的水稻紋枯病病部取樣器下部為下壓板1,下壓板1上部連接有切割筒9,所述的下壓板1上設置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與第二通孔4經過螺桿5連接在一起,螺桿5兩邊分別設置有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將螺桿5固定在下壓板1上;所述的第二通孔4位于上壓板8上,所述的上壓板8上連接有切割筒9,所述的切割筒9上方連接有收集筒10,所述的上壓板8和下壓板1之間連接有彈簧11。
具體工作原理:
使用時,按壓上壓板8靠近下壓板1,切割筒9和切割筒11,交錯將葉片切割下來,隨后倒置取樣器,使之進入收集筒10中。
上述內容已經參考圖1和圖2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產品不僅僅只限于上面描述的實施例,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所述修改也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來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未經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4007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氣教學用多功能展示裝置
- 下一篇:面料(A2158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