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89436.3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245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鋒;王涵;孫寧;韓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7/00 | 分類號: | F25B27/00;F25B15/06;F25B15/04;F25B41/00;F24J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華律師事務所11336 | 代理人: | 謝栒,蔡艷園 |
| 地址: | 710077 陜西省西安市高***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耦合 冷熱 智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
背景技術
石化能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物質基礎但石化能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儲量的減少必將引起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另一方面對石化能源的高度依賴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造成大氣污染和持續嚴重的霧霾,這些問題將會嚴重的制約經濟的發展。
這些矛盾的激化促使人們把能源利用的重點轉移到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上,特別是太陽能的開發和利用,太陽能以其取之不盡、廉價、普遍、安全、無需運輸、清潔無污染等優點收到人們的重視,光熱、光電、光化學等太陽能利用技術已迅速地發展起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冷熱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太陽能本身存在的缺點,如受季節和天氣影響較大、熱流密度低,導致各種形式的太陽能直接或間接的利用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太陽能的利用效率較低;二是在夜間或者陰雨天沒有足夠的太陽輻射時,無法實現24h連續的供能。
因此,需要一種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在實用新型內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為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其包括:
太陽能集熱系統,所述太陽能集熱系統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和第一換熱器,所述太陽能集熱器流體連接至所述第一換熱器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
熱泵系統,所述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相當于蒸發器,第二換熱器相當于冷凝器,所述壓縮機流體連接至所述第一換熱器的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換熱器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一換熱器的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換熱器的第二出口流體連接;
吸收式制冷系統,所述吸收式制冷系統包括所述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二換熱器、吸收器和冷凝器,第一換熱器相當于發生器,第二換熱器相當于蒸發器,所述吸收器分別流體連接至所述第一換熱器的第三出口和第三入口以及所述第二換熱器的第三出口,所述冷凝器流體連接至所述第一換熱器的第四出口和所述第二換熱器的第三入口;
風機盤管系統,所述風機盤管系統流體連接至所述第二換熱器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
可選地,所述太陽能集熱系統還包括儲熱器,所述儲熱器與所述第一換熱器并聯地流體連接至所述太陽能集熱器,所述儲熱器用以儲存所述太陽能集熱器收集的熱能。
可選地,所述太陽能集熱系統還包括輔助儲熱裝置,所述輔助儲熱裝置連接至所述儲熱器,以在所述儲熱器內的熱量低于預定值時進行加熱。
可選地,所述輔助儲熱裝置的熱源為風能、地熱能、水熱能、空氣能、電能或天然氣。
可選地,所述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還包括智能檢測控制系統,用以對所述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和室內環境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切換所述熱泵系統、所述吸收式制冷系統和所述風機盤管系統的運行方式,以及各系統之間的組合運行,以使得室內溫度的溫度保持在預定范圍之內。
可選地,所述智能檢測控制系統包括PLC控制系統和溫度傳感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能夠解決太陽能的利用效率較低從而造成集熱板面積較大的問題,以及在夜間或陰雨天沒有足夠的太陽輻射時,無法實現24h連續供能的問題,并根據用戶端的溫度水平實現供熱或供冷的智能切換,從而保持舒適環境。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實用新型。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的原理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的熱泵循環原理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的吸收式制冷循環原理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的儲熱原理示意圖;以及
圖5為圖1所示耦合式冷熱聯供智能微網系統在夜間或陰雨天進行制熱或制冷的循環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894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