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高濕環境的除酸霧及降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80963.8 | 申請日: | 201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08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肖勇強;朱華鑫;王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0 | 分類號: | B01D53/00;B01D5/00;B01D47/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張明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環境 降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質量調節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高濕環境的除酸霧及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大規模工業生產,通常會伴隨產生大量余濕及有害酸性氣體和固體顆粒物。例如:在一些電解行業中由于工藝的原因,由于電解液通常是酸性的,在得到金屬的同時也產生氣體,電解過程中氣體在逸出電解槽的液面時會夾帶大量的酸性液體,使室內環境相對濕度達到70%以上,形成高濕環境,同時空氣中的酸根離子(Cl-、SO42-)大大增加;而在采暖鍋爐燃燒時產生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硫化物,煙氣經脫硫塔后排煙濕度較大相對濕度能夠達到90%以上煙氣中仍含有少量SO42-及固體顆粒物,這些氣體經排風管排除室外時嚴重污染室外環境。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高濕環境的除酸霧及降塵裝置,利用冷空氣冷卻室內髙濕的酸性氣體,使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吸收環境中的酸性氣體并凝聚沉降氣體中的固體顆粒物以減少對室外環境的影響;利用集液腔對液體進行回收加以利用。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高濕環境的除酸霧及降塵裝置,包括除酸筒,除酸筒的前端連接有空氣進風管,后端連接有空氣出風管,空氣進風管中安裝有排風機;所述的除酸筒中分布有多個對流換熱風管,除酸筒的后端設置有條形的集液腔,對流換熱風管的末端與集液腔連通;所述的除酸筒的側面對稱設置有與除酸筒連通的冷風進風管和冷風出風管,在冷風進風管中安裝有進風機。
進一步地,所述的對流換熱風管的外壁上設置有翅片。
進一步地,所述的除酸筒的前端、后端均設置有蓋板,蓋板上分布有用于固定對流換熱風管的連接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空氣進風管、空氣出風管上均設置有法蘭,法蘭上設置有螺栓。
進一步地,所述的多個對流換熱風管中,相鄰的對流換熱風管交錯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對流換熱風管與除酸筒的軸向之間有不小于2‰的傾角。
進一步地,所述的集液腔上連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裝有閘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本實用新型利用冬季的冷空氣實現室內酸性氣體的冷卻以及固體顆粒物的沉降,并且能將酸性氣體進行回收,不但減小了酸性氣體對室外環境的影響,而且進行了資源的再次利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縱向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代表:1—空氣進風管,1-1—法蘭,1-2—排風機,2—除酸筒,2-1—對流換熱風管,2-2—翅片,2-3—集液腔,2-4—排液管,2-5—蓋板,2-6—閘閥,2-7—連接孔,3—空氣出風管,3-1—螺栓,4—冷風進風管,4-1—進風機,5—冷風出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高濕環境的除酸霧及降塵裝置,包括除酸筒2,除酸筒2的前端連接有空氣進風管1,后端連接有空氣出風管3,空氣進風管1中安裝有排風機1-2;排風機1-2的作用是抽取室內的高濕酸性空氣,使酸性空氣進入到除酸筒2中進行冷凝以及固體顆粒物的沉降,經過處理后的空氣自空氣出風管3排出。空氣進風管1、空氣出風管3上均設置有法蘭1-1,法蘭1-1上設置有螺栓3-1,通過法蘭1-1將整個裝置串聯在室內的換風系統中。
所述的除酸筒2中分布有多個對流換熱風管2-1,除酸筒2的后端設置有條形的集液腔2-3,對流換熱風管2-1的末端與集液腔2-3連通;本方案中,為了增加對流換熱效率,進行了以下設置:
第一,對流換熱風管2-1的外壁上設置有翅片2-2,通過翅片2-2可以增大換熱面積,以利于高濕酸性空氣中水分的冷凝;
第二,多個對流換熱風管2-1中,相鄰的對流換熱風管2-1交錯布置,這樣可以增加位于除酸筒2中對流換熱風管2-1的長度,增加空氣換熱的行程;具體地,對流換熱風管2-1與除酸筒2的軸向之間有不小于2‰的傾角。
在安裝對流換熱風管2-1時,除酸筒2的前端、后端均設置有蓋板2-5,蓋板2-5上分布有用于固定對流換熱風管2-1的連接孔2-7,將對流換熱風管2-1的端部固定在連接孔2-7上;對流換熱風管2-1采用PVC管,具有耐腐蝕、換熱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
所述的除酸筒2的側面對稱設置有與除酸筒2連通的冷風進風管4和冷風出風管5,在冷風進風管4中安裝有進風機4-1;冷風進風管4與外界大氣連通,或者與空調制冷系統連通,例如在冬季時,外界冷空氣通過進風機4-1吸取到除酸筒2中,在對流換熱風管2-1的表面進行換熱,使對流換熱風管2-1內的酸性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凝結后的水蒸氣吸收酸性氣體的同時,也對酸性氣體中的固體顆粒物進行了沉降,最終形成的酸性液體混合物流到集液腔2-3中。集液腔2-3上連接有排液管2-4,排液管2-4上安裝有閘閥2-6,定期打開閘閥2-6,對混合液體進行排除,經過過濾、提取等后續處理,以實現酸性液體的再次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809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