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67693.7 | 申請日: | 2017-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203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天成熱敏電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02 | 分類號: | H05B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鐘建星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tc 加熱器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PTC加熱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以往的PTC加熱片與外電源的連接,常用方法之一,是通過在PTC加熱片的正、反面分別接觸金屬片,再連接電線,此法的缺陷是,PTC加熱片的正、反面與金屬片之間只是機械接觸,存在接觸電阻大,甚至不通電;還可能在通電時打火,進而燒壞接觸面,甚至燒毀PTC加熱片和金屬片,危及使用安全;常用方法二,是在PTC加熱片的正、反面焊接電線,進行連接,此法的缺陷是,PTC加熱片的正、反面的焊接處會形成凸起,使焊接處的位置高出PTC加熱片的正、反面,由于PTC加熱片的正、反面是傳熱面,這樣導致PTC加熱片的傳熱面與外部的傳熱平面不能良好接觸,造成傳熱不良,PTC加熱片發出的熱量不易傳出,大大地降低傳熱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連接簡單、安裝牢固、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和有利于PTC加熱器的正、反面傳熱的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包括PTC加熱片、第一導電電線和第二導電電線,所述PTC加熱片的正面設有正面電極層,所述PTC加熱片的反面設有反面電極層,所述PTC加熱片的一側面上設有第一側面電極層,所述第一側面電極層只與正面電極層相連接,所述第一導電電線通過導電材料連接在第一側面電極層上,從而使第一導電電線與正面電極層實現電性導通,所述PTC加熱片的另一側面上設有第二側面電極層,所述第二側面電極層只與反面電極層相連接,所述第二導電電線通過導電材料連接在第二側面電極層上,從而使第二導電電線與反面電極層實現電性導通。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正面電極層、反面電極層、第一側面電極層和第二側面電極層均可設置為高溫噴涂金屬層、電鍍金屬層、化學鍍金屬層、燒滲金屬漿料層或者其他金屬層。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導電材料包括焊錫、導電膠、高溫燒結導電漿料或者其他焊料。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PTC加熱片的形狀設置為長方形片狀、正方形片狀、圓形片狀、異形片狀或者其他片狀。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PTC加熱片設置為PTC陶瓷加熱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導電電線和第二導電電線各自布置在PTC加熱片的兩側面上,不會影響PTC加熱片的正、反面與外部傳熱平面的接觸,克服了以往在PTC加熱片的正、反面焊接電線導致的傳熱不良的問題,提高了傳熱效率,并且第一導電電線通過導電材料連接在第一側面電極層上,第一側面電極層與正面電極層相連接,第二導電電線通過導電材料連接在第二側面電極層上,第二側面電極層與反面電極層相連接,克服了以往的電線采用金屬接觸片與PTC加熱片進行接觸連接導致的接觸不良的問題,其連接簡單,安裝牢固,安全可靠,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的左側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的右側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考圖1、圖2、圖3和圖4,圖中示出了一種PTC加熱器的連接結構,包括PTC加熱片1、第一導電電線2和第二導電電線3,其中,PTC加熱片1可以優選設置為PTC陶瓷加熱片,PTC加熱片1的形狀可以優選設置為長方形片狀,當然,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設置成正方形片狀、圓形片狀、異形片狀或其他片狀。
PTC加熱片1的正面設有正面電極層4(平面),PTC加熱片1的反面設有反面電極層5(平面),PTC加熱片1的一側面上設有第一側面電極層6,PTC加熱片1的另一側面上設有第二側面電極層7,其中,第一側面電極層6與正面電極層4相連接,第一側面電極層6與反面電極層5之間具有間隙或缺口(如白色方形區域),這樣第一側面電極層6將與反面電極層5處于非連接狀態,而第二側面電極層7與反面電極層5相連接,第二側面電極層7與正面電極層4之間也具有間隙或缺口,第二側面電極層7與正面電極層4之間也處于非連接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天成熱敏電阻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天成熱敏電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676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