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井下工具試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62747.0 | 申請日: | 2017-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095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盧萬忠;劉玉峰;杜秉政;胡志偉;侯海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原市勝源宏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下 工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田井下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井下工具試壓裝置。
背景技術
封隔器是應用于油田注水井和采油井井下的一種常用設備。封隔器安裝前,往往需要對封隔器的密封性能進行試壓檢測,以驗證封隔器的密封性,常見的試壓裝置通常包括一個試壓筒體和兩個堵頭,試壓前,將封隔器的一端封堵,將封隔器的另一端通過油管短節連接在一個堵頭上,然后將封隔器裝入試壓筒體內,同時將兩個堵頭密封連接在試壓筒體的兩端,然后開始試壓。試壓時,在試壓接頭上連接高壓軟管,通過高壓軟管向封隔器內通入高壓水,停止加壓后,如果壓力保持不變,說明密封性良好,如果壓力下降,說明密封不嚴。試壓時,堵頭與試壓筒體的連接處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載荷,一旦堵頭與試壓筒體分離后擊中人體,將直接對人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但現有的試壓裝置的安全防護設施很不完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井下工具試壓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井下工具試壓裝置,包括試壓筒體以及分別安裝在試壓筒體兩端的兩個堵頭,兩個堵頭上均安裝有試壓接頭,待測試的井下工具通過油管螺紋安裝在堵頭上,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箱體和液壓舉升機構,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滾輪,箱體的兩端的外側各設置有一個用于推動箱體的把手,箱體兩端的內側各設置有一個用于掛放高壓軟管的掛鉤,箱體的兩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個用于向箱體內穿入高壓軟管的通孔,所述的液壓舉升機構固定安裝在箱體的底部,所述的試壓筒體固定安裝在液壓舉升機構的頂部。
所述的液壓舉升機構為剪式舉升機構。所述的試壓接頭為快插式管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將試壓筒體安裝在箱體結構內,試壓前,通過液壓舉升機構將試壓筒體舉起,使其高度超過箱體的頂部,以便將待測試的井下工具裝入筒體內,井下工具安裝完成后,使試壓筒體回落至箱體內,然后再連接高壓軟管進行試壓。在上述過程中,試壓進行時,試壓筒體位于箱體內,即使堵頭意外飛出,也會被箱體的側壁阻擋,從而有效保護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滾輪,2-通孔,3-箱體,4-把手,5-掛鉤,6-試壓接頭,7-井下工具,8-試壓筒體,9-液壓舉升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施例包括試壓筒體8以及分別安裝在試壓筒體8兩端的兩個堵頭,兩個堵頭上均安裝有試壓接頭6,待測試的井下工具7通過油管螺紋安裝在堵頭上。以上為現有技術中的常規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箱體3和液壓舉升機構9,所述的液壓舉升機構9固定安裝在箱體3的底部,所述的試壓筒體8固定安裝在液壓舉升機構9的頂部。本實用新型將試壓筒體8安裝在箱體3結構內,試壓前,通過液壓舉升機構9將試壓筒體8舉起,使其高度超過箱體3的頂部,以便將待測試的井下工具7裝入試壓筒體8內,井下工具安裝完成后,使試壓筒體8回落至箱體3內,然后再連接高壓軟管進行試壓。在上述過程中,試壓進行時,試壓筒體8位于箱體3內,即使堵頭意外飛出,也會被箱體3的側壁阻擋,從而有效保護了操作人員的安全。
箱體3的底部設置有滾輪1,箱體3的兩端的外側各設置有一個用于推動箱體3的把手4,滾輪1和把手4的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具備可移動的特點,通過移動本實用新型,可盡量減少待測試工具的搬運距離,從而達到節省勞動力的目的。
箱體3兩端的內側各設置有一個用于掛放高壓軟管的掛鉤5,一次試壓完成后,可將拔下的高壓軟管掛在掛鉤5上,以便下次連接時隨取隨用,從而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箱體3的兩側的下部各設置有一個用于向箱體3內穿入高壓軟管的通孔2,將高壓軟管從箱體3的側面的下部引入箱體3內,與從箱體3的上沿進入箱體3相比,高壓軟管的布置更整潔。
所述的液壓舉升機構9為剪式舉升機構,剪式舉升機構具有動作速度快、可靠性高、動作穩定的特點,可有效保證試壓操作的效率和質量。
所述的試壓接頭6為快插式管接頭,可進一步加快試壓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原市勝源宏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松原市勝源宏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627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經濟管理教學用演示裝置
- 下一篇:手機殼(S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