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陣列式結構的枕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59792.0 | 申請日: | 2017-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063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蘇芷庭;梁棟;回春;尹華實;梁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水入道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9/10 | 分類號: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王雨時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陣列式結構 支撐層 本實用新型 立方塊 頸椎 枕頭 大腦細胞 減壓材料 頸部形成 頭部壓力 有效抑制 自動識別 自動形成 度數 后腦部 支撐力 打鼾 肩部 曲度 溫感 下壓 肌肉 相符 皮膚 血管 放松 分割 休息 支撐 吸收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陣列式結構的枕頭,其包括支撐層和位于支撐層上部的陣列式結構層,所述支撐層中間低、四周高;所述陣列式結構層包括橫、縱分割的立方塊,所述立方塊之間留有間隙;所述支撐層的材料的硬度大于陣列式結構層的材料的硬度,所述陣列式結構層采用溫感減壓材料。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根據頭部壓力的變化,自動識別提供區域支撐,吸收來自頭肩部所帶來的壓力讓皮膚、肌肉與血管得到充分的放松,使大腦細胞得到充分休息;具有很好的頸椎的保護作用,后腦部的重力下壓下在頸部形成支撐力,自動形成有度數的曲面,與頸椎的曲度相符;能有效抑制打鼾。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陣列式結構的枕頭。
背景技術
人的夜間睡眠,一般分5到6個(周而復始)的周期,每個睡眠周期約60分鐘~ 90分鐘。“夜體睡眠實驗室”研究表明,占整個睡眠時間大約55%的淺睡期和輕睡期,對解除疲勞作用甚微,而只有進入深睡期,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因為在深睡眠狀態下,大腦皮層細胞處于充分休息狀態,這對于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免疫力等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深度睡眠,只占整個睡眠時間的25%。因此對睡眠好壞的評價,最終要看深度睡眠時間的長短。在睡眠科學來說,“深度睡眠”是你入睡以后大腦不進行活動的深度休息。深度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說的“金質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目前,好多人都為睡眠問題而煩惱,而有個舒適的枕頭,能大大改善睡眠狀況。舒適度是人的主觀感受,由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因素構成,枕頭的舒適度受到枕頭的材料、結構、幾何尺寸和形狀等多方面的影響。設計良好的枕頭應當使人在平臥和側臥時讓使用者有良好的體壓分布和觸感,保證使用者姿勢穩定、舒適。
我們對物體施加力后的感受通過體壓來表征。對所謂體壓指的是身體所受到的壓強(應力)。壓強(應力)P即物體所受的壓力F與受力面積S之比。根據壓強(應力)的計算公式P=F/S,在受力一定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大,壓強(應力)越小;受力面積越小,壓強(應力)越大。
記憶枕頭采用的材料主要是一種溫感減壓慢回彈海綿,這里的減壓指的是減少體壓。減少物體對人體的體壓,能很好地保護身體,提高舒適度。枕頭造型對人體睡眠舒適度的影響較大,合理的枕型設計應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貼合頸部曲線,并根據人體的頭型和頸椎自然生理曲度來設計。睡下后枕頭應保證有兩個高度:中間略凹陷,與頸部貼合的隆起部分能有效支撐頸部,吻合頸椎生理自然曲線。而且表面應有均勻分布的溝槽,以便于改善頭頸部的舒適度和枕頭的透氣透濕性。
枕頭的舒適度和接觸面積、支撐力都有關。枕頭過軟,支撐力弱,頸椎不能保持自然曲度,舒適度會降低;枕頭太硬,接觸面積小,壓強(應力)大,也不會舒服。記憶枕頭通過本身柔軟和回彈的特性,在頭頸部接觸枕頭時通過提高受力面積來減少體壓,吸收頭頸部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沖擊能量,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并利用自身的回彈特性提供一定的支撐力。
傳統記憶枕頭表面一體成型,對頭頸部的支撐力一部分來自于自身的回彈,其表面受力分析如圖1所示。在圖1中,A點表示與后腦勺最凸處所接觸的點,B點和C 點是其周圍的兩點。GA、GB和GC分別表示頭部重力對枕頭的壓力,GB1和GC1分別為 B、C兩點法向的重力分量;根據牛頓第三定律,G′A、G′B和G′C分別為枕頭對頭部的反作用力。除此之外,在圖中這個平面內,每個點都受到兩個與其法向垂直的拉力(對 A點而言是LA1和LA2),這兩個拉力的合力與其法向方向相同,即分別為LA、LB和L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水入道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水入道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597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