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349975.4 | 申請日: | 2017-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177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余燕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捷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0 | 分類號: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嘉興永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25014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泵 拆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許多生產(chǎn)活動中需要用到水泵,例如用于輸送液體或者對熱源進行冷卻,在一般水泵檢修過程中,需要考慮維修質(zhì)量以及維修速度,以免耽誤生產(chǎn)。
對于一般水泵的拆解,傳統(tǒng)上為直接慢慢將軸套敲下,無法滿足快速拆卸需求,因此拆解時間成本昂貴、施工效率低。特別是對于現(xiàn)場緊急修護的水泵,無法立即拆解,影響生產(chǎn)。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泵拆卸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水泵拆解為直接慢慢將軸套敲下,無法滿足快速拆卸需求,因此拆解時間成本昂貴、施工效率低,特別是對于現(xiàn)場緊急修護的水泵,無法立即拆解,影響生產(chǎn)的技術問題。
一種水泵拆卸裝置,包括:擋板,所述擋板設置有階級圓開口,所述擋板的階級圓開口設置為套在水泵的傳動軸心上;軸套拆卸夾具,所述軸套拆卸夾具設置有多個螺孔以及階級圓開口,所述軸套拆卸夾具的階級圓開口設置為抵接在水泵的軸套端面;多個螺栓,設置為分別穿過所述軸套拆卸夾具上的螺孔,用以抵接在所述擋板上。
所述軸套拆卸夾具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從所述軸套拆卸夾具的階級圓開口的邊緣延伸出,以包覆在水泵的軸套的外部。
所述擋板設置為由兩個半圓擋板構成。
所述軸套拆卸夾具設置為由兩個半圓夾具構成。
所述兩半圓擋板設置為以螺栓螺接。
所述兩半圓夾具設置為以螺栓螺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水泵的拆解,其構件簡單且安裝施工時間較短,裝置完成后能永續(xù)使用,可減少加工維修成本及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的擋板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的軸套拆卸夾具分解圖;
圖4-7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拆卸水泵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連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泵拆卸裝置包括擋板110、軸套拆卸夾具120。擋板110包括兩個半圓擋板112,每個半圓擋板112上設置有階級半圓缺口114。兩個半圓擋板112設置為可以螺栓結(jié)合,結(jié)合后兩個階級半圓缺口114形成一個階級圓開口116。軸套拆卸夾具120設置為由兩個半圓夾具122構成,每個半圓夾具122上設置有一個階級半圓缺口124,從階級半圓缺口124的周圍還延伸出有一個半圓弧形的突出部128。兩個半圓夾具122設置為可以螺栓結(jié)合,結(jié)合后兩個階級半圓缺口124形成階級圓開口126。另外,每個半圓夾具122上還形成有螺孔,螺孔設置為螺接螺栓1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捷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溫州捷高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49975.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