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押出機機頭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47830.0 | 申請日: | 2017-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184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嘉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電電線(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7/12 | 分類號: | B29C47/12;B29C47/86;H01B13/00;H01B1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押出機 機頭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押出機機頭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授權公告號為CN20518526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免調押出機頭,包括進線前模,進線前模中心設置有與待上塑線芯配合的第一通孔,進線前模出線尾端為錐形,進線前模出線尾端設置有與其外表面形狀匹配的固定后模,固定后模側壁均勻分布且對稱設置有多個進塑口;固定后模內壁還設置有與進塑口對應用于導流的導流槽;固定后模設置有與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靠近進線前模一端設置有勻壓環;進線前模、導流槽與勻壓環表面均設置有耐高溫潤滑涂層;設置固定后模,且導流槽設置在固定后模上,在進行生產時,無需調試,生產效率高;導流槽設置為波紋狀,設置勻壓環、氣壓罐,并在進線前模、導流槽與勻壓環表面均設置有耐高溫潤滑涂層,保證了線纜質量。
但是上述押出機頭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摩擦的作用,押出機頭處尤其是內壁上的溫度逐漸升高,電纜的芯線和注塑用橡膠在溫度不同的情況時,粘附力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可能產生導線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產出的電纜質量不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溫度恒定、產出產品質量穩定的押出機頭。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押出機頭,包括進線前模和固定后模,所述進線前模內具有進線孔,所述進線前模和固定后模之間形成進塑腔,所述固定后模上設置有與進線孔正對的出線孔,所述出線孔與進塑腔導通,所述固定后模上具有若干對稱設置的進塑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線前模上具有冷卻腔,所述冷卻腔呈螺旋形圍繞在進線孔外側,所述冷卻腔呈雙螺旋結構,所述冷卻腔包括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分別位于進線前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進水口與出水口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冷卻腔通入冷卻液對進線前模進行冷卻,避免芯線在進線孔內摩擦生熱,不斷累積熱量形成高溫,影響加入的電纜膠料的性能,并且導線溫度過高,在出料孔與進塑腔相連位置涂覆電纜膠料時,電纜膠料發生較大膨脹,在后續工作過程中,溫度下降,膠料收縮,可能造成與導線的剝離,冷卻腔對進線孔進行冷卻,降低芯線溫度,保證產出的電纜性能均勻;冷卻腔的雙螺旋結構散熱面積大,可以更好的對進線孔進行冷卻,將進水口與出水口設置在冷卻腔同一側,冷卻液螺旋前進再螺旋退回,整個冷卻腔內溫度較為均勻,對進線孔處的冷卻較為均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出線孔處設置有上料環,所述上料環的內壁設置為磨砂粗糙平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上料環的內壁為粗糙平面,由于線纜膠料的粘性,可以使得上料環內側布滿線纜膠料,從而在芯線運動過程中,均勻的涂上一層膠料,保證產出電纜能夠均勻擠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進塑腔、上料環及出線孔的內壁均涂覆有耐高溫涂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耐高溫圖層的設置避免了線纜膠料的殘留凝固,保證膠料送料的環境的整潔,減少材料的損失,同時也能保證產出線纜的表面不會產生缺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進塑口連接有儲料罐,所述儲料罐設置在固定后模的兩側,所述儲料罐外連接有氣體增壓泵。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側分別設置儲料罐進行加料,加料位置較為均勻,可以更好的輸送膠料至芯線處,氣體增壓泵可對儲料罐內的壓力進行調節,從而控制送料的速度,使得膠料能夠均勻穩定的輸送到芯線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儲料罐上連接有壓力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壓力表方便操作人員進行壓力監測,從而適時進行補充膠料或加大壓力的操作,保證了產生的線纜質量保持較均勻的狀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后模在出線孔外設置有螺旋形的出線冷卻孔,所述出線冷卻孔包括位于出線孔出口一端的入水口和正對上料環的排出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出線冷卻孔逆著出線孔的方向進行冷卻液的循環,從而溫度形成逐漸降低的梯度,方便膠料冷卻形成穩定的結構,提高產出線纜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水平剖視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中:1、進線前模;2、固定后模;3、進線孔;4、進塑腔;5、出線孔;6、進塑口;7、冷卻腔;8、進水口;9、出水口;10、儲料罐;11、氣體增壓泵;12、壓力表;13、出線冷卻孔;14、入水口;15、排出口;16、上料環。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電電線(深圳)有限公司,未經信電電線(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478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押出機機頭結構
- 下一篇:一種石頭紙箱紙板擠出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