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碎石壓碎值測定儀用容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42379.3 | 申請日: | 2017-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69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景淑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2 | 分類號: | 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鄒新華 |
| 地址: | 618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碎石 壓碎 測定 儀用容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盛裝容具,具體涉及一種碎石壓碎值測定儀用容桶。
背景技術
石子壓碎值測定儀是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漸增加的荷載下抵抗壓碎的能力的設備,其操作流程中需要將碎石倒入容桶中并用金屬棒夯擊數十次以達到將碎石夯擊致密并整平的目的,然而通過金屬棒夯擊碎石時,往往出現碎石夯擊不均的情況,看似平整然而內部存在較大空隙,對于最終的測定結果會存在較大的干擾誤差。
即使在今天,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仍然向幾個世紀前一樣使用手動錘子沖擊來作為輔助物料的流動。因而迫切需要非人力驅動的振動元件。氣動振動器是在本世紀初得到了應用。當今大量的工作都由振動器完成。它的主要應用是清空料斗、物料篩選、混凝土搗實以及沙、土及其它任何粉末或小顆粒并螺釘等的給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碎石壓碎值測定實驗中所應用到的測定儀用容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碎石夯擊不均的狀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碎石壓碎值測定儀用容桶,包括:容桶底座、桶體、提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耳與容桶底座為一體式結構,所述的容桶為中空桶狀,所述的桶體底座上安裝有振動器,所述的容桶底座上設置有環形布線槽。
優選的,所述的振動器為氣動振動器,排氣噪聲在62~65db之間的低噪音排氣,空氣消耗量為9~145L/min(ANR)。
優選的,振動器的數量為四個,所述的四個振動器安裝在容桶底座上,以容桶的軸心為中心均勻分布在容桶四周。
優選的,所述的振動器上安裝有振頻同步裝置,振頻同步裝置協調四個氣動振動器的振幅疊加。
優選的,所述的容桶底座上安裝有移動電源,所述的移動電源與四個氣動振動器相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碎石壓碎值測定儀用容桶,與市面上的容桶相比增加了振動器,由振動器來完成碎石的夯實,相比用金屬棒夯實,有著夯實更加致密的明顯優勢,避免出現夯實不均的現象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容桶底座1、桶體2、提耳3、振動器4、振頻同步裝置5、移動電源6、布線槽7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種碎石壓碎值測定儀用容桶,包括有:容桶底座1、桶體2、提耳3、振動器4、振頻同步裝置5、移動電源6,桶體2、提耳3、振動器4、振頻同步裝置5、移動電源6均安裝在容桶底座1上,提耳3、桶體2與容桶底座為一體式結構,振動器4均勻分布在容桶底座1上并與移動電源6相連。
工作原理
一、試樣準備
(1)用 13.2MM 和 9.5MM 標準篩過篩,取 9.5-13.2MM 的 試樣 3 組各 3KG,供試驗用。試樣宜采用風干石料。 如需加熱烘干時, 烘箱溫度不應超過 100℃, 烘干的時 間不超過 4 小時,試驗前,史料應冷卻至室溫。
(2)每次試驗的石料數量,在試筒內的深度為 10CM。將石料分三層倒入試筒中,每層數量大致相同;開啟振動器將試樣振實;最后將表面刮平;稱量量筒中試樣的質量 M0。以相同 質量的試樣進行壓碎值的平行試驗。
二、試驗步驟
(1)將試樣安放在底版上。
(2)將上面所得試樣分三次倒入試容筒中,啟動振動器對試樣進行振實,最上層表面應仔細整平。
(3)壓柱放入試筒內,注意使壓柱擺平,切勿楔擠試筒壁。
(4)實驗開始在 10 分鐘左右的時間內達到總荷載 400KN,穩壓 5S。然后卸荷。
(5)用 2.36MM 篩篩分經壓碎的全部試樣,可分幾次篩分, 均需篩到在 1 分鐘內沒有明顯篩出物為止。 (6)稱取通過 2.36MM 篩孔的全部細集料質量 M1。
三試樣結果計算整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423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