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拔樁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41655.4 | 申請日: | 2017-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734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祥;陳亮;魯文妍;龍志勇;柯敏勇;洪欣;胥祥龍;顧正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瑞迪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9/02 | 分類號: | E02D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2245 | 代理人: | 閆彪,李賓 |
| 地址: | 2100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拔樁設備,屬于水利、公路、鐵路、市政、橋梁等工程中樁的撤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地鐵隧洞施工中,需要將影響隧洞施工的整樁提至安全高度,即將影響隧洞施工的整樁完全拔出或者部分拔出。
據申請人了解,現有國內外的拔樁設備,如:1)全套管鉆機及大型起重機,對施工場地要求較高,施工場地面積很大且場地上部無凈高限制,實際施工環境是難以達到的;2)采用鋼套管以及結合噴射高壓水及高壓膨潤土漿對樁的周圈土體進行清除,然后進行拔樁,但是工藝較復雜,實際較長,特別對于彼此緊鄰的多根樁的拔除不能適用。
可見,現有國內外的拔樁設備,拔出大型樁體的設備的體型普遍很大,施工難度明顯很大,受限于空間,危險性大;而使用較小的設備又達不到施工的要求,無法拔出大型樁。
另外,據申請人了解,采用有國內外的拔樁設備進行拔樁時,需要將地面進行硬化作為拔樁設備的工作平臺。據申請人了解,當采用反力架進行拔樁時,需要硬化的場地很大,對于場地要求高,但是,實際拔樁時,施工受限于場地空間等,不能達到現有反力架拔樁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種適用于各種空間高度且場地占用少的拔樁設備。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拔樁設備,包括門型支架、起吊裝置和用于起吊裝置安裝的工作臺,所述門型支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支腿和橫跨待拔樁的大梁組,所述大梁組的兩端處分別落在一個支腿上,所述工作臺固定在大梁組上;所述支腿包括設于地基上的地梁、騎于地梁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和設于立柱上并用于支撐大梁組一端的托架,所述底座是具有四個支撐在地基上的柱腳的鼎型底座。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是:1)通過設置門型支架,門型支架的支腿包括設于地基上的地梁、騎于地梁上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和設于立柱上并用于支撐大梁組一端的托架,門型支架的大梁組上固定有用于起吊裝置安裝的工作臺上,各連接處傳力簡潔,確保兩個底座的8根支腿受力均勻,適用于各種空間高度,也可將不同直徑樁體快速安全拔出,整個裝置場地占用少;2)由于設有地梁,底座落在地梁上,底座上部的設備由底座和地梁進行分擔,使壓力進一步分散,地面的受力大小不變的情況下,使設備所占有的空間大幅度減小,充分利用了荷載擴散的原理。
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底座包括兩根騎于地梁上并相對設置的底座橫梁以及四個柱腳,所述四個柱腳兩兩分別設于地梁兩側且位于地梁同一側的兩個柱腳之間焊接有連接梁,每根底座橫梁的兩端均穿過一個柱腳并與該柱腳焊接固定,所述柱腳支撐在地基上且柱腳頂部固定有用于與立柱螺栓連接的頂板。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是:1)由于設有地梁和底座,地梁剛度與地基剛度優化匹配,使底座四個柱腳最先將荷載傳遞至地表,地表產生變形后,增加的荷載逐步分擔至地梁,并向地梁的梁端不斷傳遞,同時通過底座的底座橫梁同時向地梁的梁兩側傳遞,充分利用了荷載擴散的原理,整體受力均勻,設備所占有的空間大幅度減小,或者說占地平面一定,豎向反力成倍增加;2)由于底座橫梁和柱腳制為一體,底座橫梁只是落在地梁,通過栓接連接上部設備的立柱,較遠距離移動是只需將兩部分分開進行移動。
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是:每個柱腳上均螺栓連接固定有一個立柱,每個立柱與托架之間設有緩沖墊。
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是:所述托架是由兩根托架橫梁和連接兩根托架橫梁的兩根托架縱梁組成的井字形托架,每根托架橫梁的兩端分別落在一個立柱上,每根托架橫梁的腹面中部處固定有用于支撐大梁組的支撐板。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之一是:所述柱腳的下部處固定有用于抬升門型支架和起吊裝置的托臺。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是:通過在柱腳的下部處固定有托臺,可以使用千斤頂抬升門型支架和起吊裝置,方便門型支架和起吊裝置的移動位置。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之二是:所述地梁是由鋼箱梁或工字型鋼組成的地梁,所述柱腳是圓柱形狀的柱腳。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之三是:所述大梁組是由兩上兩下并排布置的四片大梁組成,所述工作臺是固定在大梁組間的橫向連系件。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之四是:所述起吊裝置為穿心千斤頂。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之五是:所述立柱是可拼接的立柱,所述穿心千斤頂是至少一臺千斤頂,所述工作臺是千斤頂平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瑞迪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未經南京瑞迪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416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