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37906.1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3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龍的數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27;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彭國星 |
| 地址: | 52841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感應 外殼 注塑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特別涉及生產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紅外感應頭的外殼上都會設置菲涅爾透鏡,菲涅爾透鏡具有采集光線焦距功能。現有的紅外感應頭的外殼,其外殼與菲涅爾透鏡是分體安裝的,由于紅外感應頭經常使用在室外或者有水的環境下外殼與透鏡分體安裝密封性不好,這樣容易進水導致外殼內的電路板損壞。但是如果透鏡與外殼一體成型又有技術難題,因為,外殼材料在注塑是溫度大概在300℃左右,而菲涅爾透鏡的表面材料融化溫度大概在180℃左右,如果直接注塑,菲涅爾透鏡的表面材料很容易被融化,導致失效。因此本申請針對上述難題,改進模具結構,在注塑時外殼與透鏡一體成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在注塑時有效保護透鏡表面材料的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座,所述的模座內設有模座腔,所述的模座腔內設有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上設有凹模,所述的下模上設有凸模,所述的凹模與凸模圍成有注塑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與凸模合模后相夾將透鏡的邊部夾緊,所述的透鏡中部與凸模之間設有間隙。
如上所述的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上設有支撐所述的透鏡的支撐臺階。
如上所述的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表面設有間隔凹槽,所述的間隙由所述的間隔凹槽與透鏡圍成。
如上所述的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上設有凸邊,所述的凸邊與所述的凹模內壁相配將透鏡的邊部夾緊。
如上所述的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上設有兩條澆注通道與每個所述的注塑腔相通,兩所述的澆注通道分別設在透鏡邊緣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合模前,將透鏡放在凸模上,凹模與凸模合模后相夾將透鏡便于夾緊,確保定位,夾緊后透鏡的中部與凸模之間具有間隙,這樣透鏡不與凸模接觸,熱量不會直接傳導給透鏡,能夠有效降低透鏡的溫度,從而保護好透鏡的表面材料;一個注塑腔內對應有兩條澆注通道,兩澆注通道分別設在透鏡邊緣兩側,這樣可以確保在注塑殼體時,保證流動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圖;
圖2為圖1的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I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J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模的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上模的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產品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7所示,一種紅外感應頭外殼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座1,模座包括有上模座、下模座、澆注嘴等等,模座1內設有模座腔11,模座腔11內設有上模2和下模3,上模2上設有凹模21,下模3上設有凸模31,凹模21與凸模31圍成有注塑腔4。凸模31上設有支撐透鏡6的支撐臺階33,合模前,將透鏡放在凸模31上,通過支撐臺階33支撐透鏡6,透鏡6成圓弧片狀。凹模21與凸模31合模后相夾將透鏡6的邊部夾緊,透鏡6中部與凸模31之間設有間隙32,透鏡6中部指的是背夾邊緣以內的部分,采集光線焦距功能的材料在透鏡6的中部,邊緣是沒有的。由于透鏡6中部與凸模31之間具有間隙32,這樣凸模溫度不會直接傳導給透鏡6的中部,能夠有效降低透鏡6的溫度,從而確保透鏡6表面材料不失效。
凸模31表面設有間隔凹槽34,間隙32由間隔凹槽34與透鏡6圍成,間隔凹槽34的外形與透鏡6形狀相對應,透鏡6支撐在支撐臺階33上時,透鏡6中部與間隔凹槽34相對隔開。
凸模31上設有凸邊35,凸邊35與凹模21內壁相配將透鏡6的邊部夾緊。
凹模21上設有兩條澆注通道5與每個注塑腔4相通,兩澆注通道5分別設在透鏡6邊緣兩側。本實施例中,具有兩個凸模31、凹模21、注塑腔4,每個注塑腔4內均對應于兩條澆注通道5,其中一澆注通道5再注塑腔4中心位置,一個在靠近邊緣位置,即對應在透鏡6邊緣兩側,由于注塑的片狀外殼外形較大,通過設置兩條澆注通道5提高澆注時的流動性,提高成品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龍的數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龍的數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379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具芯桿自動插拔機構
- 下一篇:一種旋轉抽芯脫模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