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30927.0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817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青山;劉娜娜;王雪琴;劉清秀;陳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E21F1/00 | 分類號: | E21F1/00;E21F16/00;E21F17/103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袁慶民 |
| 地址: | 401331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地下 空間 建筑 下沉 式風井 | ||
1.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該下沉式風井的頂面是戶外道路路面的一段,其余部分均沉入地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面(4)下方有與該頂面(4)固連在一起而構成風井上通風腔體(3)的四塊側墻板(8),在與所述道路平行的兩塊側墻板(8)的外側有平行于道路的上方蓋有水篦子(1)的路邊排水溝(6);這兩塊側墻板(8)的上部有連通路邊排水溝(6)和上通風腔體(3)的導風窗口(5);所述上通風腔體(3)下方最終與地下空間建筑(14)內的排風排煙風機(11)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四塊側墻板(8)的下方有與它們對齊且立于地下空間建筑(14)地面上以構成下通風腔體(13)的四塊支撐墻板(12),其中一塊支撐墻板(12)上有引風洞(10),該引風洞(10)直接對著所述排風排煙風機(11)的出風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通風腔體(3)的下方,有至少支撐一塊側墻板(8)且自身立于地下空間建筑(14)地面上的立柱或承重墻(121);在這種情況下的上通風腔體(3)的下部有開了一個導風洞(101)的封底板,該導風洞(101)直接對著所述排風排煙風機(11)的出風口。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道路垂直的一塊或兩塊側墻板(8)上,有其下沿與所述導風窗口(5)等高的散風窗口(51),在相對于上通風腔體(3)而言的該散風窗口(51)之外有散風通道(31),該散風通道(31)的兩端與道路兩側的路邊排水溝(6)相通;該散風通道(31)的底部中段比所述散風窗口(51)的下沿低至少10cm,這底部中段又高過該散風通道(31)兩端至少10 cm。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風窗口(5)的窗口內安裝有防止雨水飄進所述上通風腔體(3)的百葉窗(2)。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邊排水溝(6)的底部安裝有地漏(9),連接在該地漏(9)下方的是導水管(15),該導水管(15)的最下端通向地下空間建筑排水溝(16)。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風窗口(5)的窗口內安裝有防止雨水飄進所述上通風腔體(3)的百葉窗(2)。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邊排水溝(6)的底部安裝有地漏(9),連接在該地漏(9)下方的是導水管(15),該導水管(15)的最下端通向地下空間建筑排水溝(16)。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用于地下空間建筑的下沉式風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路邊排水溝(6)的底部安裝有地漏(9),連接在該地漏(9)下方的是導水管(15),該導水管(15)的最下端通向地下空間建筑排水溝(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未經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309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軌道救援通風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具有自修復功能的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