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29291.8 | 申請日: | 2017-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055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新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津新啟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20 | 分類號: | G06K9/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牌 識別 一體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牌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
背景技術
車牌識別系統是計算機視頻圖像識別技術在車輛牌照識別中的一種應用。車牌識別技術要求能夠將運動中的汽車牌照從復雜背景中提取并識別出來,通過車牌提取、圖像預處理、特征提取、車牌字符識別等技術,識別車輛牌號、顏色等信息,目前最新的技術水平為字母和數字的識別率可達到99.7%,漢字的識別率可達到99%。車牌識別在高速公路車輛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電子收費(ETC)系統中,也是結合DSRC技術識別車輛身份的主要手段,但是,現有的車牌識別一體機結構簡單,不能根據特殊情況進行自動調節高度和角度,很不方便,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內設有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一端貫穿固定箱的側壁并延伸至固定箱的上端,所述第一驅動裝置的輸出軸末端固定有承載塊,所述承載塊的上端設有警示燈,所述承載塊的一側設有顯示器,所述顯示器的下端設有照明燈具和語音播報裝置,所述承載塊的一端活動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固定有保護箱,所述保護箱上鉸接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內設有識別裝置,所述保護箱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保護箱內從上至下分隔為移動腔和驅動腔,所述驅動腔內的底部設有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的輸出軸末端固定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在隔板的下端,所述驅動腔內的相對側壁上均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內安裝有第二滑塊,兩個第二滑塊的相對一側固定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螺紋通孔,所述螺桿貫穿螺紋通孔,所述安裝板的兩端均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貫穿隔板并延伸至移動腔內,兩個連接桿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上端固定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遠離移動板的一端貫穿保護箱的側壁并轉動連接在攝像頭的下端。
優選地,所述承載塊的一端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安裝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的一側固定有支撐板,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通孔,所述第一滑槽內的底部等間距設有多個限位孔,所述通孔內貫穿設有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的一端貫穿通孔并延伸至限位孔內。
優選地,所述固定箱的下端設有墊塊。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均為直線電機。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時,將固定箱固定在合適位置,第一驅動裝置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承載塊轉動至合適位置,汽車來時,攝像頭通過識別裝置進行檢測,繼而將顯示結果顯示在顯示器上,語音播報裝置和警示燈進行提示,需要調節時,第二驅動裝置通過輸出軸的轉動帶動螺桿轉動,繼而帶動安裝板移動,從而帶動連接桿、移動板和移動桿升降,繼而調節攝像頭的角度,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裝置、螺桿承載塊以及移動桿的結合實現了對識別裝置高度和角度的自動調節,可方便特殊情況使用,適宜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車牌識別一體機的保護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攝像頭、2保護箱、3支撐板、4第一滑塊、5照明燈具、6固定箱、7警示燈、8顯示器、9承載塊、10語音播報裝置、11移動桿、12移動板、13連接桿、14螺桿、15第二滑塊、16隔板、17第二滑槽、18安裝板、19第二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津新啟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津新啟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292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BIM的工程監理信息化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超級樣品自適應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