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果園多通道紅外對靶風送噴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25928.6 | 申請日: | 2017-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589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永栓;邱威;李杰;吳夢陽;程欣;灑西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M7/00 | 分類號: | A01M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009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果園 通道 紅外 靶風送 噴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植保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果園多通道紅外對靶風送噴霧裝置,可探測到植物目標,自動對靶,實現多通道獨立噴霧、間歇噴霧的果園多通道紅外對靶風送噴霧裝置。
背景技術
在果園生產中,為果樹施肥、除病蟲害,大都采用噴灑的方式。即,將肥料或藥物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配成溶液,運用一定的噴霧壓力將溶液噴灑在果樹的葉片上。根據果樹種類和大小的不同,噴灑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對于低矮的果樹可以采用手動噴霧機噴灑,但高大的果樹對于人的身高來說較高大,相對用藥量大,如仍采用手動噴霧,一是效率低,二是噴灑難度大,不易噴灑均勻,三是對于人體、周圍環境的污染嚴重。所以人們研究了針對高大作物的自動連續噴霧機,實現了噴霧的自動操作,但這種噴霧機無論有無植株,一旦啟動,就連續噴灑,大約只有25%的藥液可以被利用。針對這個缺點,研制一種通過探測裝置檢測有無植株,并根據探測結果決定是否噴霧的自動對靶噴霧裝置,實現間歇噴霧。傳感器一般采用超聲傳感器、微波傳感器和圖像傳感器等。其中,超聲傳感器的控制技術復雜、造價高;微波傳感器易受到通信設備的限制,且控制技術復雜、使用經濟性較差,不適用于農業,且造價較高;圖像傳感器的造價較高,使用經濟性也較差,且圖像器件的鏡面容易沾上灰塵、水珠和藥滴等,會嚴重影響使用效果,對靶精確度有待提高。
上述自動對靶噴霧裝置雖可以實現自動對靶,但藥液即使噴灑到農作物上也有較大部分的滑落,不能很好的被作物利用;此外,由于作物的冠層較厚,只能噴灑到作物的表層,不能很好的穿透作物冠層噴到作物的內層,致使噴灑不均勻,未起到很好的噴施、除病蟲害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申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設備效率低、噴灑難度大、不易噴灑均勻、對人體和周圍環境污染嚴重、農藥浪費大、技術復雜、造價高、經濟性較差等技術問題,通過多通道出風與紅外對靶噴施技術,實現各通道的獨立探測與噴施,出風口與噴射角度均可調整,具有多點對靶,噴施方向性好,氣流場分布調節靈活等特點,在減少農藥浪費的同時,顯著增加霧滴的穿透與沉積均勻性,改善施藥效果。
技術方案:一種果園多通道紅外對靶風送噴霧裝置,包括機架、藥箱、導流器、風機、液泵、移動臺、動力源和風管,所述藥箱、風機、動力源設在機架上,風機與動力源相連,移動臺設在機架底部,風管與風機相連,導流器設在風機內,所述機架上還設有紅外對靶裝置、噴施總成裝置和后蓋弧形罩,所述紅外對靶裝置由一組紅外測距傳感器和PLC控制器組成,紅外測距傳感器設在風管出風口處,所述紅外測距傳感器與PLC控制器輸入端相連,所述噴施總成裝置由藥管、噴頭和電磁閥組成,所述PLC控制器輸出端與電磁閥連接,噴頭設在風管出風口的中心,紅外測距傳感器探測方向與噴頭噴霧方向一致,所述液泵通過藥管與藥箱連接,噴頭和液泵通過電磁閥相連,所述后蓋弧形罩與風機相連,后蓋弧形罩側面出風處與風管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一組紅外測距傳感器由10個獨立的紅外測距傳感器組成,所述風管設有10個出風口,每個出風口處設有一個獨立的紅外測距傳感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10個出風口左右各分五個設在機架兩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風管的出風口與風管之間活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PLC控制器中設有A/D模塊,所述PLC控制器標定距離為30cm-100cm閾值范圍。
有益效果:
1. 采用紅外測距傳感器,不但對靶準確、可實現間歇噴霧。
2. 通過采用多通道出風,可調節的噴射角度,具有噴施方向性好,氣流場分布調節靈活、多點對靶等特點。
3. 在減少農藥浪費的同時,顯著增加霧滴的穿透與沉積均勻性,改善施藥效果。
4. 通過多通道出風與紅外對靶噴施技術,實現各通道的獨立探測與噴施。
5. 出風口與噴射角度均可調整,具有多點對靶,施藥氣、霧角度可調,能根據靶標特征實現氣霧流場差異化分布,可在不同冠層厚度處給予不同的風量、藥量,大大提高了藥液的利用率,減少農藥的浪費及對環境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259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