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面漂浮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21973.4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019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斌;鄭宋連;朱律冬;洪向平;方新平;張明陽;方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千島湖永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2 | 分類號: | H01B7/12;H01B7/18;H01B7/22;H01B7/282;H01B7/08;H01B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面 漂浮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面漂浮電纜。
背景技術:
漂浮電纜是實現艦船、水面機器人等裝備與水面或水下工作部件之間傳輸動力電能、控制的重要功能元件,它關系到艦船本體及水面或水中用電裝備功能實現和安全保障。目前大多數水面上作業的設備中都使用普通阻水電纜作為傳輸電力及信號控制連接線,但由于其重量比較重,使用時會隨時沉到水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極易與水下物體發生刮擦,造成電纜損傷,從而降低了電纜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收放線時阻力也大,也容易發生打扭及纏繞,大大影響了作業的效率。為了保證電纜具有理想的電氣性能、機械物理性能、適合于水面漂浮的特殊要求的特性,需要對現有電纜結構設計進行必要的優化,才能滿足其領域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于要求線纜漂浮在水面上作業的水面漂浮電纜,該漂浮電纜在具有傳輸電能和信息的功能的同時,還具有重量輕、抗拖拽、收放方便,柔韌性好和壽命長的優良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水面漂浮電纜,包括蝶形引入電纜護套、設置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內中心位置的鋼絲、以及設置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中且位于鋼絲兩側的鋁導體線芯,所述蝶形引入電纜護套的下側復合有助浮層,其中,蝶形引入電纜護套為聚乙烯發泡材料制作而成的發泡絕緣護套,助浮層為樹脂基復合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鋼絲外擠包玻璃纖維加強層。
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該結構平衡穩定,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且內部的鋼絲和玻璃纖維加強層有助于提高機械性能,抗拖曳,整個結構重量輕,收放方便,使用壽命長。
作為優選,所述鋁導體線芯對稱分布在鋼絲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蝶形引入電纜護套的上側還設有阻水層,所述阻水層為抗拉阻水纖維阻水層,阻水層呈凸弧面結構復合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上表面。避免風吹浪起時水留滯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上,加重電纜重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水面漂浮電纜,包括蝶形引入電纜護套1、設置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內中心位置的鋼絲2、以及對稱設置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中且位于鋼絲兩側的鋁導體線芯3,所述蝶形引入電纜護套的下側復合有助浮層4,其中,蝶形引入電纜護套1為聚乙烯發泡材料制作而成的發泡絕緣護套,助浮層4為樹脂基復合材料制作而成,助浮層4上表面緊密貼合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下側,下表面為與水面配合的平面或圓弧面,本實施例中采用平面結構,所述鋼絲2外擠包玻璃纖維加強層5。進一步的,所述蝶形引入電纜護套的上側還設有阻水層6,所述阻水層6為抗拉阻水纖維阻水層,阻水層6呈凸弧面結構復合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上表面。避免風吹浪起時水留滯在蝶形引入電纜護套上,加重電纜重量。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做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千島湖永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千島湖永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219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布料固色處理設備
- 下一篇:植生基質層—巖層接觸面力學參數測定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