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機用藍玻璃紅外吸收型濾光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316099.5 | 申請日: | 2017-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8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葛文志;矢島大和;丁志敏;王魁;王利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美迪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22 | 分類號: | G02B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機 玻璃 紅外 吸收 濾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濾光片,具體涉及一種手機用藍玻璃紅外吸收型濾光片。
背景技術
手機用的攝像頭CCD在工作時能感應到紅外光,紅外光線則會導致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無法算出正確的顏色,因此,攝像頭CCD通常會安裝紅外濾光片。現有的藍玻璃濾光片是通過在藍玻璃表面鍍上紅外反射膜來進行濾光,在技術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藍玻璃是一種硅酸鹽玻璃,硬度低,在加工時易碎易崩邊,鍍膜難度大;二是攝像頭CCD里有許多排列規整的感光體,通過紅外反射膜折射的紅外光會干擾鄰近的感光體,影響攝像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機用藍玻璃紅外吸收型濾光片,通過在石英層的上端面設置紅外反射膜,在石英層的下端面設置紅外吸收膜,再在紅外吸收膜下端復合藍玻璃,解決了現有手機用藍玻璃濾光片鍍膜難度大,感光體易受干擾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手機用藍玻璃紅外吸收型濾光片,包括基片、設置在基片上端的紅外反射膜和設置在基片下端的紅外吸收膜,所述基片包括藍玻璃和設置在藍玻璃端面的氟化鎂層;本實用新型同時設有紅外反射膜和紅外吸收膜,增強對紅外光的過濾效果;本實用新型將紅外吸收膜鍍在氟化鎂層上,鍍膜工藝簡單,良品率高,且膜不易脫落;本實用新型的氟化鎂層具有增透效果,減少反射光強,避免反射光干擾鄰近的感光體。
進一步地,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紅外反射膜由二氧化鈦膜和二氧化硅膜交疊組成,從上到下的奇數層為二氧化鈦膜、偶數層為二氧化硅膜。
進一步地,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紅外吸收膜為透明高分子膜,紅外吸收膜中包括紅外吸收色素。
進一步地,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二氧化鈦膜的層數為2~7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具有紅外光過濾效果高,能去除斜射紅外光,且鍍膜工藝簡單, 良品率高,膜結合牢固,適合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基片1,藍玻璃2,氟化鎂層3,紅外反射膜4,紅外吸收膜5。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手機用藍玻璃紅外吸收型濾光片,包括基片1、設置在基片1上端的紅外反射膜4和設置在基片1下端的紅外吸收膜5,所述基片1包括藍玻璃2和設置在藍玻璃2端面的氟化鎂層3。
所述紅外反射膜4由二氧化鈦膜和二氧化硅膜交疊組成,從上到下的奇數層為二氧化鈦膜、偶數層為二氧化硅膜。
所述紅外吸收膜5為透明高分子膜,紅外吸收膜5中包括紅外吸收色素。
所述二氧化鈦膜的層數為2~7層。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原理:
光線照在本實用新型上,紅外光在紅外反射膜4的作用下反射掉一部分,然后基片1對光線增透,并減少反射光強,接著光線中的紅外光被紅外吸收膜5吸收,不發生折射,因此也不影響鄰近的感光體。本實用新型的紅外光吸收膜5鍍在氟化鎂層3的表面,鍍膜工藝簡單、成本低、良品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美迪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美迪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3160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等離激元波導帶通濾波器
- 下一篇:一種大有效模場面積少模光纖





